"野性茶香"变"黄金订单":这家企业借中非经贸快车 三年炼成千万级"紫金"生意

  飞梦雨花微信公众号   2025-05-16 19:26:36

2025年5月
长沙市雨花区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内
湖南裂谷紫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创始人迟玉文轻晃玻璃杯
杯中紫茶独特的香气
混合着赤道高原的阳光
与湖南雨季的湿润
瞬间填满了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展馆

三年前,这杯茶还只是肯尼亚茶园里无人问津的原料;如今,它已成为撬动2000万订单的“东方紫金”,更见证了一家中国小企业如何借力中非经贸博览会,将非洲大裂谷的野性茶香,酿成全球市场的生意经。

“裂谷紫的名字,源自东非大裂谷的‘裂谷’,和陆羽《茶经》中‘紫者上’的‘紫’。”迟玉文解释。2019年,这家最初在青岛落户的企业,因一场“意外”转向非洲茶业:迟玉文原本在东非试水电动车,因配套不足而放弃,却在肯尼亚茶园意外发现了“黄金基因”——高海拔、强紫外线与火山灰土壤孕育的茶多酚含量远超普通茶叶。

“非洲茶百年历史,但90%是茶粉。我们想用中国技术,让世界看到非洲茶的另一种可能。”迟玉文说。

裂谷紫的真正转折点,是2023年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彼时,企业尚处初创,对非洲市场尚处于初步了解阶段,迟玉文受联合国贸易组织推荐参展。“没想到,博览会上,我们成为了市场、媒体的关注点,并一举签下2000多万元的订单,连样品都被抢空。”

博览会的“政策跳板”效应持续显现。会后,裂谷紫在长沙自贸雨花区块注册公司,整合高桥大市场产业链资源,并借力湖南“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政策红利——每周两班直飞肯尼亚的航班、出口退税提速、海关通关“绿色通道”......

“裂谷紫正式驶上了发展‘快车道’。”迟玉文告诉花花。“博览会不仅让我们收获了大量订单,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非洲,这是一个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蓝海’!”

接下来2年里,裂谷紫动作频频:2024年5月,投资100万美元在卢旺达建6000平方米的标准现代化茶厂,工厂共分为二期建设,全部采用中国设备。目前,一期马上封顶,首批设备已全部到位,建成后,预计每月能产出约60吨的茶叶;2024年12月,入驻京东开设国家馆店,截至2025年3月,已售出10吨茶产品;2025年,紫茶销量再创新高,一季度突破8000斤,茶粉出口达20吨……

眼下,裂谷紫正从单一茶企向“非洲健康生活平台”转型。迟玉文告诉花花,第四届中非博览会前夕,卢旺达的新茶厂将投产,首批产品将于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正式亮相。此外,迟玉文还计划引入非洲的咖啡、乳木果油、蜂蜜等产品,打造“非洲好物”集合店。

当前非洲市场展现出的消费升级趋势和经济增长活力,对于部分劳动力密集、想转型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借助中非经贸博览会平台,抢抓发展契机,将中非市场融合,实现再次腾飞,走向世界!”迟玉文说。同时,他也结合自己在非发展的多年经验,给想“出海”的中国企业三条建议:盯紧汇率稳定性、避开货币管制国、优先选择稳定市场。

责编:封豪

一审:封豪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飞梦雨花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