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5 17:36:5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5日讯(何庆辉 梁可庭)连日来,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现全球罕见新血型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更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记者5月15日采访发现,这类“全球首现”的新血型并非孤例,福建厦门、河北邯郸、黑龙江哈尔滨近些年均发现了类似情形。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4年3月9日报道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输血科发现了全球首例由ABO新等位基因第一内含子c.29-10T>A突变引起的Ael亚型血型,被国际知名的人类DNA序列数据库“GenBank”收录并发布。福建日报客户端亦报道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输血医学期刊上,并在国际输血协会(ISBT)上进行了命名。
光明网2024年7月18日报道称,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输血科发现了全球首例B型血新亚型,比“熊猫血”还罕见,是由ABO新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上的c.449A>G杂合突变所导致,经国际输血协会(ISBT)收录,赋予了新的编码:PP928483。
科技日报今年2月5日报道称,黑龙江省医院输血科为一位33岁的孕妇进行血型鉴定时,发现了一个ABO血型的新等位基因突变,被人类DNA序列数据库“GenBank”收录。其血型之所以如此特殊,是因为她的第7外显子上存在一个突变点538C/T,这例新等位基因突变未被国际输血协会(ISBT)收录,为全球范围内首次报告。
据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主任夏乐欢介绍,该院发现的一种全新B等位基因型血型,由国际输血协会(ISBT)公布并正式命名,新突变序列号为PV588093。5月14日,“新湖南郴州”视频号甫一发出该内容,迅速引发全国网友关注和留言,短短一天时间,视频观看量已突破20万。
夏乐欢表示,这一发现具有三重意义。首先,它丰富了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学图谱,为精准血型鉴定提供了新的依据,让血型检测更加准确可靠。其次,在输血安全方面,为稀有血型患者的救治提供了重要参考,让医生在为稀有血型患者输血时更有把握,减少了输血风险。另外,从遗传学研究角度来看,为科研人员开辟了新的探索方向,贡献了珍贵的数据资源,也为未来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责编:何庆辉
一审:何庆辉
二审:罗徽
三审:陈淦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