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炜信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4 21:01:1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炜信
“定期刚刚到期急着再存进去,别说找不到三年前的利率,大银行连2%以上的存款产品都没有了。”近日,家住开福区的胡女士向记者吐槽,自己以往存款的中、农、工、建等几家国有大行网点存款利率又下调了,“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还越低,存5年的利息不如存3年多。”
延续去年的态势,今年存款利率还在下调。记者注意到,自4月以来,已有超20家商业银行下调了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利率3%以上的“高息存款”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影,国有大行已不见2%以上利息,银行存款利率已全面向“1时代”迈进。
大行全面进入“1时代”
“央行最近宣布降息降准,我们很快又会下调利率,您有存款赶紧存过来。”面对以客户身份询问的记者,建设银行长沙地区某网点客户经理催促。该经理指导记者打开建设银行手机银行APP,查询当前该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35%、1.45%、1.90%,5年期存款年利率则为1.55%。
(建设银行APP截图)
在工商银行长沙地区某网点,记者询问得知,该行与建行利率基本相同。相比国有大行,光大银行、渤海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尽管也下调了存款利率,但还有2%以上利率的存款产品。比如光大银行长沙地区某网点宣传板显示,50万起存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2.15%,渤海银行某网点客户经理介绍,10万起存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到2.2%。近日,记者在某民营银行看到大额存单利率最高可达2.4%,可谓目前存款产品中的收益“佼佼者”。
定期存款5年期不如3年期
有意思的是,银行密集降息的同时,多家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明显“倒挂”。
“存5年利息不如存3年多,你们是不是打错了?”周先生正在建设银行网点办理业务,面对客户经理的介绍,他问道。
其实,不少银行甚至已经没有5年期存款产品。在一家工商银行网点,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5年期确实没有3年期划算,那就代表我们并不希望客户以这个利率保持这么长时间。”
招商银行App显示,该行“灵动存”产品1年期存款利率为1.6%,而存3年和5年的利率分别仅为1.50%、1.55%。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3月,银行整存整取3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为2.042%,而5年期平均利率仅为1.883%;大额存单3年期平均利率为2.197%,5年期平均利率仅为2.038%。
相关专家指出,在资产端收益持续压缩的背景下,5年期存款就像给银行戴上了“金手铐”——未来若利率继续下行,银行将被迫长期支付相对高息。而3年期存款既能满足储户需求,又给银行留出调整空间,“中期锁定”策略正在成为行业共识。
个人资产配置如何调整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居民可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等出发,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相关专家预测。
前文急着定存的胡女士说:“我这几天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跑了一圈,定期、理财、基金也问了一圈,即使利息聊胜于无我还是存定期比较稳妥。”
有的人像胡女士一样继续存定期,还有人选择赴港开户寻找收益更丰的个人金融产品,在降息的大环境下,普通人还有哪些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
某银行网点客户经理介绍,除了定期存款,稳健型投资者还可以尝试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和稳健型理财等产品搭配;另外,储蓄国债也符合此类客户配置偏好。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应用金融系教授刘轶认为,除了存款,普通人一般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存款利率低也还是存钱更稳妥;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适当配置ETF基金;存贷款利率不高,国家出台了以旧换新等消费补贴措施,换个思路,如果有余钱,对必需的生活品更新换代不失为一个好契机,某种程度上省钱也相当于赚钱了。
责编:奉永成
一审:奉永成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