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房”野蛮生长,便利背后如何治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4 16:37:50

网约房,是民宿的一种类型,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住宿服务,且不具备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条件的经营场所。然而,这一新兴住宿方式却暗藏诸多隐患。针对网约房乱象,总台记者深入一线进行了调查采访。

网约房订单激增却乱象频发

打开某全国性的大型投诉平台,主题词为“民宿”、“网约房”的投诉已累计40000余条,反映的问题主要有:虚假宣传、货不对板、“幽灵”地址、位置难寻、安全隐患、卫生堪忧、节假日坐地起价、涨价毁约等等……消费者直呼"开盲盒式入住体验"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重庆接待游客超1858.31万人次,仅渝中区网约房订单量就有一万五千多单。伴随这一新型住宿模式的迅速兴起,涉及虚假宣传、安全漏洞、退款纠纷等相关问题也随之而来。与此同时网约房的治安问题也十分严峻,由于入住登记存在漏洞,网约房成为聚众赌博、聚众斗殴、吸毒等案件的温床。

在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附近就发生了一起网约房纠纷,不仅三居室变小单间,更让游客害怕的是,深夜竟还有陌生人闯入。

居民区变“民宿区” 社区矛盾激化

不仅仅是消费纠纷和安全隐患,记者走访重庆网约房分布较为集中的几处住宅区时发现,重庆网约房多分布于居民楼内,陌生游客涌入导致社区矛盾频发。

2023年,该小区发生聚众斗殴案件7起,日常投诉超200起,矛盾一度需要警方介入。

新业态下的“灰色地带”

为缓解矛盾,部分小区成立“网约房自治联盟”,比如在日月光小区为解决入口堵塞问题,经过协商,由网约房经营者出资、物业方出人,打开小区的另一入口专供游客进出。此外,“网约房自治联盟”还与网约房主达成共识:由网约房经营方缴纳一定的资源占用费,用于小区的公共事宜。

网约房困境仅靠居民自治力量有限,要想规范市场,各方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首先网约房是否应该按照正规的旅店业进行管理,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存在管理真空地带。

重庆市渝中区南纪门街道网约房主左祥龙表示:“对正规的酒店来说,要有五证,分别为消防安全许可证、营业执照、特行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每个证件有相应的部门按月进行来监管、盘查和询问。可是有的网约房连营业执照都没有,纯凭良心了,就成了有证件被严管,没得证件反而不管”。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监督管理科科长王鹏也表示:“难点就是现在缺乏上面法律的依据、明确的界定,来认定网约房是属于租赁行为还是经营活动,一旦认定了之后,后续就可以依照相关部门的职责开展监管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冯岭也表示:“网约房管理实际长期处于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处于灰色地带和野蛮生长状态”。

网约房乱象如何治理有方

2024年12月,在重庆市公安局指导下,《重庆市渝中区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正式出台:渝中区公安分局作为网约房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首先对网约房经营者提交的场所名称、地址等基础信息进行真实性核验,随后通过政务协同平台将数据同步推送至住建、卫生、消防等监管部门。各监管部门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并联审批,重点核查房屋结构是否改造、卫生安全标准是否达标、消防设施配置是否齐全等方面,核验通过后,经营者将获得房源码

依托房源码和智能门锁,以及多个职能部门的大数据,重庆市渝中区上线网约房数字管理系统,打造了“网约房管理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场景。根据投诉,自动生成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退费纠纷、公共卫生等高频风险字段,然后即时自动分流到各个职能部门核查。

重庆市渝中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峻表示:“通过‘一房一码’、‘一房一锁‘目前已纳管1.3万余间网约房,重点监测房源上架、实名入住、失信惩处等多个重点环节,并实现多部门联合监测执法”。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渝中区治理网约房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网约房数字管理系统运行以来,成功化解涉网约房矛盾纠纷800余起,有关警情同比下降33.8%。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绝大多数网约房发布平台、特别是头部平台的注册地并不在重庆,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一旦导致消费纠纷,仍在存责令整改不及时、督促下架难等异地监管难题。

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与社会法学教授殷俊建议:“应该进一步压实网约房的经营主体的责任,要加强对平台的监管,把身份的审核和公安系统联网,同时可以把群众发动起来,可以比较快地发现问题,有利于有关部门及时地发现和惩处这些问题”。

记者手记

当网约房成为游客新宠,“便利”外衣下,却隐藏着各种乱象:虚假宣传、坐地起价、货不对板、卫生堪忧。"无人看管"的便利背后暗藏治安盲区。包容审慎不等于放任自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方能让新业态既"跑得快"又"行得稳"。重庆正在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重庆网约房数字化管理或许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案例,但唯有填补法律空白、强化跨部门协同、跨地区监管才能让这一新业态真正实现“便利”与“安全”的平衡。

责编:刘双

一审:姚茜琼

二审:彭彭

三审:赵雨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