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创新创业之星彭艳:构筑抗真菌的“青春防线”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4 16:10:11

彭艳,南华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依托导师的实验室,她带领着自己的科研伙伴团队,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用中药与分子生物的语言,努力为这场人类与微生物的拉锯战提供新的答案。他们将千年古籍中的吴茱萸转化为化学式为C25H21N3O的化合物,用387次实验失败的代价,换来培养皿中一抹黯淡却坚定的金黄,获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20万元项目资助。

研究生二年级的一次科研课题,让彭艳与吴茱萸碱衍生物的抗真菌潜力结缘。面对全球浅部真菌感染治疗的痛点——耐药性强、周期长,她敏锐捕捉到市场空白,成为她创业的契机。在研究生期间,彭艳参与了多个与药物研发相关的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动物实验、数据分析经验、深厚的知识储备,为推动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每一步都是淬炼。通过合成数百种衍生物、构建化合物库,团队最终锁定先导化合物。原料药公斤级制备需要工艺优化,乳膏剂配方需兼顾稳定性与安全性。她联合药剂学专家反复调试,与湖南好皮肤制药达成战略合作,逐步打通临床转化渠道。目前,项目已获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20万元,进入临床前研发关键阶段。

“资金短缺和市场开拓是最大难关。”彭艳坦言。面对药物研发的高风险,她带领团队“三管齐下”:申请政府科研资金、角逐创业大赛、对接风投机构。学术推广成为破局关键——团队成员活跃于医药展会、学术会议,用科研成果提升行业认可度。

谈及研究生创业的优势,她认为深厚的专业积淀是基石。为此,她选修商科课程、赴药企实习,“药物化学的学习让我精准把握药物机制,而学校的科研资源和导师指导,则为技术突破提供了‘底气’。”但她也坦言局限:商业经验不足、人脉资源有限,需在学业与创业间寻找平衡。(张亚妮)

责编:张芷瑜

一审:张芷瑜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