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3 23:04:31
编者按:残障人士权益保护是丈量社会文明的标尺。5月13日,湖南发布残疾人权益保护9个典型案例,从无障碍环境建设到就业保障,从健康权到财产权保护……法治护航,既有力度,也有温度。记者梳理这些“无碍”有爱的典型案例,记录社会各界呵护生命尊严的暖心故事。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金燕
当听障人士突发疾病,却无法拨通120;当失语者拼命敲击手机,却得不到任何回应……如何让残障人士的紧急呼救被听见、被看到?
宁乡市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职能,与人大代表同向发力,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全面履职,促推医疗急救调度系统完善文字报警功能,为残障群体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据统计,宁乡市域内有听力残障人士1817人,言语残障人士454人。
去年,宁乡市人民检察院经调查查明,宁乡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是宁乡市域内负责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的唯一机构,急救调度系统却只具备普通来电的电话呼叫功能,并不具备文字报送和文字呼救功能,对于接通后不言语的电话通常会判定为骚扰电话,无法满足听力、言语障碍人士在紧急情况下自主呼救需求。宁乡市域内曾发生过听力、语言障碍人士摔倒后无法拨打120急救电话,延误救助致使病情加重事件。
怎样破解这一难题?宁乡市人民检察院向宁乡市卫健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督促宁乡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尽快完善医疗急救呼叫系统的无障碍呼叫功能。
去年年底,带有文字信息传送功能的“宁乡市120急救中心小程序”上线运行,可调度8个站点的救护车,覆盖宁乡4个街道、25个乡镇。
记者了解到,该小程序的文字报警功能能实时定位到呼救人的位置,呼救人还可通过文字描述疾病的具体情况,切实解决了语言、听力障碍人士的急救难题。
责编:施泉江
一审:施泉江
二审:李茁
三审:唐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