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3 21:23:57
曹婉蓉 杨兴东
5月10日清晨,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与网约车司机王涛,在赶赴职教高考考场途中,共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7分钟生命救援。当同学突发心肌梗死命悬一线时,这对看似普通的赶考人,用冷静、专业与速度完成了守护生命的庄严承诺。姜昭鹏错过语文考试的遗憾,与那句“生命只有一次”的质朴回答,构成了这个故事最动人的底色。
在对于考试与生命的抉择中,这个19岁的年轻人交出了令人动容的青春答卷。在学校专业课上学到的急救知识,在生死关头化作冷静的心肺复苏、精准的人工呼吸,姜昭鹏超越年龄的沉着,映照出职业教育“知行合一”的深刻内涵。这个在实训室里反复练习的少年,用行动诠释了“技能成才”的真正意义——当知识“变身”成为守护生命的利刃,青春的价值便在危急时刻熠熠生辉。
王涛的义举则是社会良知的温暖注脚。这位网约车司机在导航系统外开辟的生命通道,让城市交通化作爱的接力赛。他的每一次加速、每一次变道,都是对“见义勇为”最质朴的实践。
这场“生死救援”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针对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四分钟倒计时开始,我们是否都能成为黑暗里行走的光?数据显示,我国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不足1%。姜昭鹏的专业施救背后,是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撑;而多数人面对倒地者时的蹰躇,折射出公共急救教育的缺位。让生命教育成为全民必修课,让每座城市的角落都备有AED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用于心脏骤停的急救设备),让急救知识像交通规则一样深入人心——这才是对这场“生死救援”的最深刻致敬。
(作者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2022级学生、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责编:周泽中
一审:周泽中
二审:尹虹
三审:王礼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