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三大技术壁垒!一台手术让患者告别60年疾苦

  大众卫生报   2025-05-13 09:52:13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3日讯(通讯员 豆献梅)近日,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一科团队成功完成一台高难度髋关节重建手术,帮助一位被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困扰长达60余年的医疗工作者重获新生。

患者谭叔叔今年61岁,出生时因重度窒息导致大脑缺氧遗留后遗症。一岁半时,他被确诊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幼时,他先后四次辗转省内多家医院治疗,都未取得良好效果。尽管长期遭受病痛折磨,谭叔叔依然凭借顽强的毅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默默为医疗事业奉献30余年。随着年龄增长,他右下肢进行性短缩达6厘米,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得知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专科培育项目、湖南省膝骨关节炎示范基地后,谭叔叔前来就诊。经医院骨一科团队评估,他被确诊为右侧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DDH)CrownIV型,这是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中最复杂的类型,髋关节完全脱位,髋臼及股骨均存在严重解剖异常。

骨一科唐新文团队决定采用“三维可视化术前规划+精准截骨矫形”技术,为谭叔叔实施手术。唐新文介绍,谭叔叔病情复杂,治疗难度非常高。首先是多平面畸形矫正,要同步解决髋臼覆盖不足与股骨前倾角异常的问题。这就好比要同时调整一个精密仪器上多个复杂部件的位置,任何一处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效果。其次,谭叔叔此前多次治疗留下的严重瘢痕粘连,给手术增加了极大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精准松解,同时实现神经血管保护,如同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行,稍有不慎就会触碰到“危险地带”,造成难以挽回的损伤。最后,还需要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假体安放角度,完成生物力学重建,需要手术团队具有极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能确保假体放置后能让髋关节恢复正常的力学功能。

在医务人员的精准操作下,手术非常成功,术后即时X线显示,谭叔叔原本长度差距6厘米的双下肢,得到显著改善,关节也恢复得和正常解剖结构完全匹配。

术后谭叔叔恢复情况良好,术后第1天就开始床旁康复训练,术后第2天便能自行下床扶助行器行走。他感慨道:“作为医疗从业者,我深知这个病例的复杂性。感谢团队用前沿技术解除了我三十年的病痛,这不仅是个人重获新生,更让我们看到当今医疗行业,技术能力的飞跃。”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让谭叔叔重获新生,也标志着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在复杂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骨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省级重点专科以及湖南省膝骨关节炎示范基地,开设了髋膝关节专病门诊,配备了数字手术平台等先进设备,为患者提供从筛查到康复的全周期诊疗服务。近三年来,累计完成复杂髋膝关节置换手术300余例。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张丽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