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3 09:26:19

编者按:
2025年5月,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岳阳举办。这是省委、省政府交给岳阳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推动岳阳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七个岳阳”新局面的重大机遇。
在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指导下,湖南日报社岳阳分社携手岳阳日报社、岳阳市广播电视台,倾力推出“相约2025·共赴旅发盛会” 融媒体系列报道,全面讲述湖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擦亮 “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文旅品牌,助推岳阳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敬请关注!
一方小小的扇子,可传情浓,可递风骨;开之则用,合之则藏,一把折扇将古今工艺的美学尽藏其中。轻摇巴陵扇,风韵动五洲。2021年,岳州扇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作为中国三大名扇之一的岳州扇,在岳阳县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岳州扇部分作品展示。
笔者见到岳州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岳军先生时,他正与青年同好分享收藏珍品,畅谈制扇心得。刘岳军1976年出生于制扇世家,父亲是巴陵扇社创办人刘正文。幼时家中随处可见的制扇原材料和工具让他渐渐耳濡目染,18岁起便跟随父亲,正式和岳州扇打起了交道。谈及制作和传承岳州扇的奥秘,父亲刘正文告诉他:“唯有‘认真’二字。做事和做人,都是如此”。刘岳军言听行从,从最开始学习扇面的装裱,再到选制原材料、制作扇骨、画扇面,30余载的勤学苦练,让刘岳军的作品屡获省内外精品奖项,逐渐被大家认可喜爱。

每一把扇子的制作,都是一次人与物、与时间的对话。刘岳军介绍,劈片、边骨、钻眼、刮楞……岳州扇制作技艺共包括72道工序,而用带有斑点的湘妃竹制作扇骨便是岳州扇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锉刀、锯子、刨刀……台上散落着几十种不同样式的工具。做扇时,刘岳军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工作台前,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天。只见他将两根扇骨叠放,一手拿起锉刀对着扇骨上下收边,每锉几下,就举起扇骨瞧一瞧,如此反复,直到扇骨变得整齐、片片宽度不差分毫。做好的扇骨再按照宽度一一散开,插上画好的扇面进行胶装,一把岳州扇才算完工。

2008年,北京奥组委将巴陵扇社制作的“奥运会徽扇”作为礼品扇赠送给前来观赛的外国元首和贵宾,沉寂多年的岳州扇再次焕发出生机。随着旅游市场的兴起,刘岳军决定用更加现代的眼光来推动岳州扇的传承和市场开拓。刘岳军介绍,自己是家族第三代传人,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现在岳州扇的发展想更多地融入年轻人的一些想法。结合当下即将举办的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他以岳阳楼、汴河街、梅兰竹菊和熊猫们作为主要元素创作了一批岳州扇,由传统文化、工艺和现代潮流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创新举措,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各式各样的岳州扇作为文化瑰宝历久弥新,而转型和发展从未停步。在树德堂,刘岳军时常参与到学校研学活动中去,通过科普分享、沉浸式体验,让年轻一代能够亲身感受传统岳州扇技艺的魅力,理解“守艺”与“传承”的深刻内涵。
从农家竹器到收藏佳品,从巴陵扇社到国际展台,这把承载着湘史脉络的折扇,正以文化使者的姿态讲述着岳阳县故事;当非遗遇见匠心,当传统碰撞创新,岳州扇仍在续写新的传奇篇章。
(周昱君)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