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姣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2 21:57:20
(苏巧江(右)在工作中。通讯员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通讯员 何力杰 石伟林
【荣誉档案】
苏巧江,1978年生,正高级工程师,湖南省新新张官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洞庭溪沅水特大桥施工项目经理。曾获2017年度交通部“科技创新英才”称号,2017年度、2020年度交通部“李春奖”个人奖。
【奋斗故事】
沅水下游五强溪,宽阔的江面上,全长1707米的张官高速公路洞庭溪沅水特大桥火热施工,正书写架桥新传奇。
这是湖南在建最大跨径、钢混结构的悬索桥,业界称为省内“第二座矮寨大桥”。张官高速连接张家界和沅陵官庄,全线建成后,沅陵至张家界的车程缩短约3小时,成为武陵山区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
眼下,大桥正紧锣密鼓吊装主梁。在北岸120多米高的索塔上,洞庭溪沅水特大桥施工项目经理苏巧江正巡查施工进度。这里风大危险,却是观测的绝佳点位。他说:“主梁吊装,大考在前,一刻不能松懈。”
洞庭溪沅水特大桥自2022年9月开工以来,苏巧江一直待在一线,除春节工地放假外,其他节假日都在工地度过。
2023年12月,大桥迎来关键节点——主缆架设。万千吨大桥系于两根主缆,缆绳是生命线。而1号“基准索”定位测量,是关键之关键。
测量,要等到晚11点以后,气温稳定下来,才能测出几组数据。夜里,江面水雾升腾,寒风肆虐。连续四个通宵,每天从晚10点至翌日7点,苏巧江等管理者与几十个施工队员摸爬滚打在桥上工棚,一刻不耽搁。24日,1号“基准索”目标线形,与成桥线形终于“吻合”,高度差缩小到小于2毫米,远超精准规范4倍。
2023年冬天,南岸索塔下横梁施工时,下了几场冻雨夹雪。滴水成冰,下横梁支架和平台很滑,危险!苏巧江带领大家撒盐除冰,加固防护,垫铺麻袋,并紧急采购一批棉衣棉被,给所有施工设施、混凝土“穿上”。大家手脚冻得麻木,最多喝点保温杯热水,但是没有一个逃兵。
冰天雪地,见证建设者的初心。
1998年投身桥梁建设事业以来,苏巧江深耕特大桥梁施工技术管理领域27年。先后参与南京长江二桥、矮寨特大悬索桥、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桥、芜湖长江二桥、张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桥等特大型桥梁施工建设,其中包括两座跨长江大桥,三座800米级悬索桥,多个项目荣获“詹天佑奖”“鲁班奖”“李春奖”等重要荣誉。他还将最前沿的技术带入实践应用,致力技术创新,发表论文4篇,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型专利4项,成为悬索桥和斜拉桥施工技术专业的优秀桥梁工程师。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苏巧江从不退缩,多次担任突击队队长,有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拼搏精神。2016年参与常安高速洢水特大桥抢险突击,2017年参与益娄高速白鹭湾涟水大桥抗洪灾后重建,2024年参与沅陵县五强溪镇灾后清理工作,为“路桥湘军”不断增添新的光彩。
责编:彭雅惠
一审:彭雅惠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