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盼,郭立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12 21:54: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奉永成 通讯员 庹炼
如果辣椒界有神话,樟树港辣椒当属其中。
5月初,樟树港辣椒陆续上市,记者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来到樟树港辣椒核心产区湘阴县樟树镇文谊新村。
邹学校(右2)在樟树镇文谊新村。 本文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通讯员 郭慧 摄
一夜大雨后,湘江东岸的文谊新村一片静谧。清晨7时,村民们的劳作声打破宁静,采摘、运送、分选、打包、发货,忙得不亦乐乎。
“卖几百元一公斤,还供不应求呢!”正在采摘辣椒的村民汪志刚很是高兴。20世纪90年代,樟树港辣椒一度停产,他和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如今,樟树港辣椒“火”了,村民们又回来过上了红火日子。
从停产到一代天“椒”,谁造就了樟树港辣椒这个“神话”?
“上天入地”,寻找一粒好种子
5月8日清晨,车子抵达文谊新村,邹学校下车径直走向辣椒大棚。
邹学校俯下身子,翻开辣椒叶仔细观察。星星点点的白色花蕊下,挂满了大小不一的青色嫩椒。
距离上一次来文谊新村不到半个月,邹学校为何如此牵挂这些辣椒?
“这不是普通辣椒,是从太空遨游回来的品种。 ”邹学校称,樟树港辣椒口感一天一个样,需要在采摘期前后密切观察这批辣椒的变化。说着,邹学校扯下几个辣椒,放进口中细嚼。
邹学校查看樟树港辣椒。
种子为何要上太空?邹学校解释,作为地方品种,樟树港辣椒不能杂交育种。通过太空微重力环境以及宇宙射线,可以诱导种子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促进樟树港辣椒品种改良。
目前,从太空诱变回来的种子已经进入第3代种植,有极少数单株出现株幅变窄、辣味减弱的变异,但还不明显。
大棚里,椒香扑鼻。“‘上天入地’,院士团队只为寻找一粒好种子。”樟树港辣椒种植大户、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立宇说,樟树港辣椒好吃,除了独特的地形、气候、土壤因素,种子也是关键。
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樟树镇培育出的辣椒软糯、椒香、清甜。相传左宗棠在故乡樟树港柳庄居住时,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就是樟树港辣椒。
5月8日,湘阴县樟树镇文谊新村村民在采摘樟树港辣椒。
然而,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辣椒市场的变化,樟树港辣椒在市场上逐渐被淘汰。
2000年,痴迷辣椒事业的邹学校,决心让樟树港辣椒重现辉煌。停产20年,农民没有自留种,邹学校从种质资源库中找到保留的樟树港辣椒种子,不断进行扩繁。
然而,品种退化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长期种植,樟树港辣椒与其他品种串粉、杂交,导致品种不纯,辣椒香味下降、大小不一,口感不如从前。
此后十几年时间,邹学校带领团队对樟树港辣椒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现在的辣椒口感,就是我小时候吃到的味道。”今年50多岁的汪志刚高兴地说。
邹学校。
悉心呵护,一亩地收入5万元
文谊新村的辣椒大棚里,十几个村民正在采摘辣椒。只见村民们动作轻柔,轻轻翻开辣椒叶,小心翼翼地扯下辣椒,生怕折断了一根枝条。
“这可是摇钱树呢,得格外护着。”汪志刚说,樟树港辣椒亩产值可达5万元,全村人靠辣椒过上了好日子。
文谊新村村民在辣椒大棚里采摘。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立亮 摄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光景。20世纪90年时代,文谊新村不少村民外出打工。湘阴县樟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黄源回忆,2011年他刚来到樟树镇工作时,全镇只有1000多亩辣椒,亩产值不及现在的十分之一。
“提高单产是关键。”邹学校称,樟树港辣椒个头小,头茬一亩地产量不到8两。院士团队为樟树港辣椒“量身定做”了全套技术标准,从下种、育苗,到次年移栽、浇水、杀虫、施肥、采摘,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参照标准。
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严格按照邹学校的指导,抓住培育壮苗、精细施肥、增加株数等关键要点,让樟树港辣椒亩产从50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亩产值从3000元变为5万元。
5月8日,湘阴县樟树镇文谊新村村民在采摘樟树港辣椒。
棚内,村民热火朝天摘辣椒。棚顶,初夏的大雨敲出轰隆隆响声。“大棚可以‘避雨’,有效降低了辣椒树染病的概率。”邹学校说,大棚设施齐备,还配备了水帘喷淋系统、全自动燃油热风机、物联网系统,能防雨、吹风、调温、调湿,“辣椒就像是住进了五星级酒店”。
记者看到,大棚上装了防虫网,辣椒林里挂着不少粘虫板,外面的虫子飞不进来,粘虫板不打药就能控虫。
邹学校察看了多株辣椒树,高兴地说道,“我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病虫害,这样就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
看到挂满枝头的辣椒,记者也准备体验采摘,却被邹学校拦住了。“这个辣椒可不能随便摘!”邹学校说,樟树港辣椒只有2天采摘期,采摘太早,有苦味,采摘太晚,又太辣,太大、太小都会影响商品性。
为此,邹学校院士团队为樟树港辣椒制定了严格的采摘标准,农民要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采摘辣椒。
5月8日,湘阴县樟树镇文谊新村村民在采摘樟树港辣椒。
院士团队全面的技术支持,加上阳雀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标准化种植、采摘、品牌打造和市场推广,一个辣椒变成了大产业。目前,樟树镇辣椒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产值突破5亿元。
此外,邹学校利用樟树港辣椒的“优秀基因”,开发出了软皮2307、龙福椒等10多个高品质嫩果尖椒品种,能实现全年稳定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
邹学校说,“樟树港辣椒不是‘神话’,它是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实现价值升级。”
责编:彭雅惠
一审:彭雅惠
二审:张尚武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