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5-12 17:11:20
清晨6点30分,当城市刚刚苏醒,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科室各楼层的灯光已次第亮起。
门诊妇产科主管护师李红容轻轻推开诊室门,像过去30年里的每一个早晨一样,开始一天的工作。诊台上的血压计、听诊器摆放得整整齐齐,候诊区的座椅擦得一尘不染。她总说:“要让孕妈妈们一进来就感到安心。”
在医院的另一个角落,康复理疗科主管护师肖元桃正在指导中风患者刘老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她扶着刘老手臂,一遍遍重复着抓握、抬举、旋转等动作,轻声鼓励:“再坚持一下,您做得很好。”在护理岗位坚守了30年的她,已重复太多这样的场景。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他们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护理事业,用专业和爱心守护着患者身心健康,将南丁格尔誓言镌刻在时光里。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医院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全力构建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和模式,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卓越服务。
医院30余个护理单元,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覆盖率100%。
在追求医疗品质的道路上,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专业为基石,以人文为底色,打造了一支兼具技术实力与服务温度的护理团队。
这里,管理是看得见的规范——从器械的整齐归位到流程的精准把控,“10S管理”让每个细节都成为品质的注脚,2024年重大护理差错保持零纪录。
这里,成长是永不停歇的脚步——科内小讲堂碰撞思维火花,学术年会开拓专业视野,选送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取经,实习生在医院开启职业航程,构建起生生不息的人才生态。
这里,服务是触手可及的温暖——一个贴心的搀扶,一次细心的叮咛,一份暖心的守候,他们用卓越服务让冰冷的医疗器械有了温度,让严肃的医疗场所有了温情。
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从来不只是简单的打针发药。他们常说:“我们要做医生的‘眼睛’和‘双手’,更要做患者的‘贴心人’。”
烧伤整形外科的绿色通道永远待命。几个月前那场与死神竞速的抢救,至今仍刻在科室记忆里:当全身95%烧伤的陈先生转入烧伤整形外科时,医护团队立即启动绿色抢救通道,将陈先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之后的每次护理,都是护理团队齐心协力,精心照料,定时专业的翻身,同时给予饮食护理和有效心理疏导,让他在痛苦中仍能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这样的专业执着与温情守护,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成常态。就如对护理要求更高的ICU来说,自成立以来,做到了患者、家属和转入科室满意,保持了零投诉、零纠纷、零事故纪录。全院2024年卓越护理合格率提升至92.1%,院内压伤发生率低至0.001%。
数据背后,是护理部推行的“患者/家属-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护理部”五级质控体系和对护理质量控制全过程进行的闭环管理,从跌倒风险评估到管路固定规范,每个环节都浸润着严谨与担当。
走进医院内科大楼,第一感受是“有序中的温暖”。地面光可鉴人,护士站的智慧交互系统实时更新患者信息,病房门口的电子屏显示着责任护士姓名……但比硬件更打动人心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怀。
走进医院内科楼,第一感受是“有序中的温暖”。环境温馨整洁,护士站的智慧交互系统实时更新患者信息,病房门口的电子屏显示着责任护士姓名……但比硬件更打动人心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关怀。
“11:30协助服药,17:00帮忙订饭……”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晏婷婷来说,为五保户老肖喂药、打饭、喂饭早已习以为常。“住了几次院,他们每次都是耐心喂药喂饭,帮我处理大小便,关心我的生活起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老肖话语里满是感激。
这种“把患者当家人”的理念早已渗透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403名护理人工作的每个环节:
肿瘤科的护士记得每位化疗患者的治疗周期,会在患者最难受的那几天特意多去病房几次。“有时候就是静静地陪着,握握他们的手。”主管护师潘永珍说,“让患者知道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天冷季节,听诊前温暖听诊器;称呼患者时,不再是冷冰冰的“xx床”,而是用“奶奶”“大伯”“阿姨”等亲切称呼;为在院过生日的患者,精心准备生日礼物,带患者做脊柱健康操……骨科的护理团队以暖心、细心、贴心给予患者全方位守护。
安装了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护囊袋,避免感染;实施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患者要每小时记录心率、有创动脉压、反搏压及肢体血运情况……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团队则对专科手术的术后护理如数家珍。护师贺怡说,定期监测各项指标,做好出院随访,为患者排忧解难,助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努力的目标。
……
30年来,李红容见证了无数新生命的诞生,肖元桃看到了无数患者从沮丧到重新站起来。也有年轻一辈,消化内科主管护师陈丹丹、急诊科护师黄文亭、ICU护师梁雪兰……他们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将这份温暖与坚守传递下去。
深夜的护士站,电脑屏幕的光映着值班护士专注的脸。他们正在完善日间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档案,指尖在键盘上敲出细密的声响。
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熄灭,这里的灯光却永远亮着。从每天上千次的静脉穿刺,到全年无休的生命监护,他们用平凡坚守诠释着不凡的使命。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医生的这句名言,被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403名护理人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他们是技术的践行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是医嘱的执行者,更是生命的守护者。
通讯员 夏牡丹 阳颖
责编:袁小玉
一审:袁小玉
二审:陈艳阳
三审:田雄狮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