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2 15:23:35
生活中,我们非常想做一些没有把握的事情时,会说“不管三七二十一”。那么,为什么不用“三五一十五”或者“三八二十四”呢?这跟一个战国故事有关。
战国时代,秦国实力强大,其他六国正犹豫不决,不知是要联合起来抗秦还是应该屈从秦国。当时,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一天,他来到齐国都城临淄,想说服齐宣王抗秦。齐宣王便跟他说齐国兵力不足。苏秦听了说:“仅仅都城临淄就有七万户人家,如果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了……”
苏秦的这种算法当然不现实,因为临淄城不可能每户都出三个男子当兵,毕竟每户人家情况都不同,有的家庭女多男少,有的家庭只有老弱病残,怎么可能立即凑齐二十一万雄兵呢?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苏秦不切实际,真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三七相乘之积,并不是一个吉利数字。在许多占卜家和阴阳家看来,“三七”是会带来厄运的。比如,《汉书》里记载,路温舒的祖父曾说汉朝的“厄运”在“三七”之间,意思是西汉王朝大概“三七”二百一十年就会衰亡。结果还真预计得“八九不离十”,因此,“三七”往往跟一国的气运将尽紧密联系,这当然不是一个好词。
(《文萃报》3450期摘自《多彩汉语》)
责编:伍芳芳
一审:伍芳芳
二审:姚瑶
三审:黄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