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联 2025-05-12 09:31:50
在书页间寻回一座城市的灵魂——读汤素兰童话小说《寻找林木森书店》
文|朱敏
文昌街的清晨,阳光依旧斜斜地照在青石板上,可街角的百年书店——林木森书店,却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这是童话小说《寻找林木森书店》的开端。一个看似魔幻的设定,却深深扎进了现实的土壤。主人公木里,一个爱读书的男孩,与神秘黑猫几凡相遇,踏上了一场穿梭于现实与奇幻森林的冒险。
书店的消失,不仅是一栋建筑的隐匿,更像是一盏城市之灯的熄灭。而木里的寻找,则是一场对阅读本真意义的追问。
汤素兰的笔触轻盈如风,却承载着沉甸甸的思考。她以儿童文学的童话外壳,包裹着一个关于文化坚守的寓言:书店继承人小伟将书籍论斤贱卖,准备改开奶茶店,这激怒了书店门前的木雕兔子“兔博士”。兔博士用“愿望力”将书店藏入奇幻森林,唯有木里收集九个人与书店的故事,才能唤回这座精神港湾。
故事里,“愿望力”不仅是魔法,更是一种信念的隐喻:当人们对知识的敬畏与渴望足够强烈时,文明的火种便不会熄灭。
一场诗意的文化救赎
汤素兰的作品质朴、真诚而丰富,这位“水一般的女子”,一直致力于创作温暖、光亮、有生命的文字。在《寻找林木森书店》一书中,她将现实困境与奇幻想象编织得浑然天成。
现实线里,星沙城的书店困境直指当下:奶茶店取代书店、网购挤压实体空间、书籍沦为论斤甩卖的商品……这些细节让人不禁想起近年来北京盛世情书店、武汉百草园书店、上海复旦旧书店等风向标书店的黯然退场。令人痛心的是,《书虫的天堂:2020书店日历》评选出的366家书店,三分之一已经倒闭歇业。
而奇幻线中,兔博士在奇幻森林里教动物们读书,夜游神穿梭时空,黑猫几凡自由如风……这些元素既脱胎于中国神话的土壤,又散发着童话的浪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当木里踏入奇幻森林,第七章《从前有一只兔子》以民间故事的口吻追溯兔博士的诞生:兔妈妈和她的十个孩子被抓了,野味店却只挂出来十个卤兔头,因为最小的兔小十在家人们保护下逃脱了。逃跑途中,兔小十不小心撞死在紫檀木树墩上,灵魂被夜游神塞进树墩,后来被雕花木匠雕刻成兔子。百年书店的墨香浸润,让它从静物蜕变为智者。
这种嵌套式的讲述,既让情节层次丰富,也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久成精”的哲学。在时空切换间,汤素兰让读者看到,书店不仅是空间,更是时间的容器,它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童话里的中国味
作为本土幻想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寻找林木森书店》浸润着浓郁的中国气质,童话里洋溢着中国味。
奇幻森林并非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茨,而是一片“绿水青山如中国画”的秘境,有大山、梯田、山溪和树林,一畦畦土地种着庄稼,一座座果园花果飘香,到处都是动物们忙碌的身影;脚板三尺长的夜游神来自《山海经》的神谱,是替天帝守夜的神仙;黑猫几凡解释时间相对性时,引用了“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兔博士口中的“九”,更是中国文化中象征圆满的数字,是最大的阳数。这些细节如同一串密码,悄然唤醒了读者血脉中的文化认同。
更动人的是,汤素兰将“轻与重”的辩证融于叙事。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言:“轻是与精确和坚定为伍”,本书以灵动、巧妙的手法处理“书店倒闭”的沉重主题,用寓言、幻想、隐喻等形式消解现实的厚重感,让读者在“轻”的阅读体验中触及深刻的本质。
本书的轻盈建立在对现实的精确洞察之上。比如木里获得木雕兔子钥匙扣的情节:只因他常流连书店,与老店主结缘,才得到这枚开启奇幻之旅的信物。而兔博士虽然明知动物记忆力不好、学习效果差,依然要教动物们读书,是因为对聪明却不尊重知识的人类太过失望。人物的每一个选择都源于性格逻辑,幻想世界的规则亦严谨如现实。这种“精确的轻盈”,让童话既飞扬又扎根,既奇幻又可信。
愿每一盏书灯长明
书中,兔博士的困惑令人心悸:“人类明明比我聪明万倍,为何却看不到孤独、学习与思考的价值?”这何尝不是汤素兰对时代的诘问?当快餐文化席卷,书店的消失象征着精神生活的荒漠化。
而木里的寻找,则是一次重建信仰的旅程:他收集的故事里,有失足少年因书店爷爷的善意成为图书管理员,有老教师用藏书滋养几代学子的心灵……每个故事都是一粒火种,汇聚成照亮归途的星光。
读者愤怒于书籍被论斤贱卖的荒唐,因为书店是读书人的精神驿站,是城市的审美底色和精神风景线。没了书店的城市将黯淡无光,就像一个人没了灵魂将成为行尸走肉。
这种共鸣印证了作品的普世性:它不仅是儿童文学,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年龄层读者对精神家园的渴求。
黑猫几凡那句“我能如此自由,是因为我一直不是谁的宠物猫,我是一只自由猫”,木里承诺“放心吧,我不会让你成为宠物猫”的对话,看似闲笔,实则道出了对独立精神的礼赞。阅读的本质不正是如此吗?让人在书籍中获得心灵自由。
合上书页,恍惚间仿佛能闻到林木森书店的檀木香。汤素兰用童话完成了一次温柔的抵抗:当实体书店在现实中节节败退,她却在纸上重建了一座永不消失的殿堂。这座殿堂里,有中国神话的瑰丽想象,有对知识尊严的坚守,更有对“人为何需要阅读”的深邃回答。
小说中,木里最终用“愿望力”唤回了书店;现实中,作家汤素兰精心打造的“笨狼家·林木森书店”于2024年10月在长沙梅溪湖安家,满载童趣与书香,等待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人。当梦想照进现实,文字便有了触手可及的温度。
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这个电子屏幕霸占眼球的时代,愿我们永远保有木里般的赤子之心,在书页间寻回一座城市的灵魂。
闲暇时,让我们走进书店吧!捧起一本纸质书,倾听翻页的沙沙声,让美好与浪漫继续在城市中流淌。书香不散,书灯长明!
责编:周听听
一审:周听听
二审:张马良
三审:周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