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08:11:47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丹枚
当晨曦轻洒于湘中丘陵,空气中早已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药香。广袤的万亩药田里,玉竹肥厚饱满的根茎在微风中摇曳,芍药娇艳欲滴的花朵肆意绽放。而在现代化育苗基地,智能系统宛如严谨的“园艺大师”,凭借先进技术与精准算法,精心调控幼苗生长环境,保障其茁壮成长。
二十公里外的廉桥中药材市场,享有“南国药都”美誉,早已热闹非凡。车水马龙间,来自五湖四海的药材汇聚于此,又顺着四通八达的物流网络,奔赴世界各地,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邵东力量。
邵东,这座承载千年药香的药都,正以昂扬姿态书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奇。回溯历史,从东汉药市雏形初现,到如今成为年交易额超百亿的现代化交易中心;从祖辈口口相传的炮制工艺,到标准化生产车间的现代制药技术;从乡间小路上药农肩挑背扛的药材担子,到如今冷链物流构建的现代化配送体系,邵东以草药为纽带,串起千年文化传承,架起通向未来的产业桥梁。每年举办的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通过炮制技能大赛、名医坐诊等活动,推动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中医药产业繁荣注入强大动力。当清晨阳光穿透薄雾,千年药香与现代产业的交响曲,已在南国大地奏响崭新华彩乐章。
道地药材种植:从传统耕作迈向科技赋能新时代
走进邵东市廉桥镇东塘村的大进山中药材种植基地,千亩连片种植的中药材,枝叶繁茂,铺满山地,构成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
邵东中药材种植品种丰富,有玉竹、白芍、丹皮、百合等170余种,尤以玉竹最为闻名,被誉为“中国玉竹之乡”。近年来,邵东市将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列为重点,全力加快建立和完善道地药材生产标准体系,完善配套服务,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与湖南农大、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生物技术研究,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模式,实现种植的科学化、规范化。本地先后成功创建中国特色农产品(玉竹)优势区、国家中药材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邵东玉竹被认定为全国地理标志产品,提升了邵东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灵官殿镇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采用“林药套种”模式的黄精长势喜人。这种创新复合种植体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使亩均收益提升30%以上。“以前种药材靠天吃饭,收入没准头,现在可大不一样了。”药农李建国满脸笑容地介绍道。邵东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的“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通过统一供种、技术指导、保底收购的三重保障,为药农提供全方位支持,让种植户年均增收超2万元。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7万亩,年生产值突破33.2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邵东市抓住湖南省千亿中医药产业建设的机遇,投资68亿元打造占地3平方公里的廉桥医药工业科技园,吸引自然堂、明舜制药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从中药材初加工到化妆品、中药饮片、保健品的全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走进科技园的现代化加工车间,中药材生产线高速运转,实时数据精准传输到“数智大脑”,确保生产过程高效、稳定、安全。在药材库,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药材的产地、加工信息等详细内容,实现中药材溯源,保障质量安全。
在这片土地上,邵东以“新质”促“高质”的发展身影随处可见,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向着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勇迈进。
廉桥药材市场:千年药市焕发智慧化新生机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廉桥药材市场,这里便开启了一天的忙碌。满载药材的货车陆续驶入,药商们在草药间仔细翻检,空气中弥漫着当归、黄芪等药材的浓郁药香。这座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药市,年交易额超85亿元,是全国十七大药材市场之一,在中医药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数字化浪潮和中医药现代化的背景下,这座千年药都正经历着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与融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市场交易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之美随处可见。年过六旬的药商用祖传的铜秤称量药材,动作娴熟;而隔壁档口的90后商户张明,已通过手机APP轻松完成三笔线上交易,展现出新时代药商的活力与创新。“以前都是靠经验看货、谈价,现在年轻人更相信检测报告和溯源信息。”药商李德顺感慨道。这种代际差异,正是市场变革的生动写照,也见证着传统药市在新时代的转型与升级。
从零售、批发到期货交易,从采购、加工、仓储到大型现代物流中心,邵东构建起了完整的一体化中药材商业产业链,成为规模最大、辐射海内外的药市。邵东玉竹、玄参、射干等药材销售占全国市场80%份额,杜仲、厚朴占全国市场70%份额,彰显了其在中药材市场的强大实力和竞争优势。这种“买天下药材、卖天下药材”的经营模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促使廉桥成为中药材流通的重要枢纽,在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今,廉桥药材市场插上电商的翅膀,积极“链”接世界。松龄堂敏锐捕捉时代机遇,拓展电商业务,与“药师帮”“一药城”“药京采”等国内医药类电子商务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将600多种2200余个规格的中药饮片上线销售,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如今,松龄堂每月线上销售额达2500万至3000万元,占公司全部销售收入50%以上,线上销售额在中药饮片行业排名全国第一,成为电商领域的佼佼者。在松龄堂的示范引领下,弘华中药材、南国药都等企业也纷纷进驻电商平台,推动廉桥药材市场在电商领域的新发展,提升邵东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医药博览会:从地方展会迈向行业新标杆
每年金秋时节,邵东中医药博览会都会如期而至,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行业精英、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成为行业内备受瞩目的重要盛会。回顾博览会的发展历程,从2023年首届的400余家参展企业、28.64亿元的贸易成交额,到2024年第二届的452家参展企业、1200余家门店参展,1000家专业采购商参会,总贸易成交额高达131.69亿元,这个展会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2023年首届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召开后,邵东市依托“药博会”这一平台,积极促进中药材基地生产集约化、中药材加工标准化、市场建设规范化、产业优势品牌化,推动中医药资源大市向中医药强市转变,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廉桥)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已从单一的经贸活动逐步发展成为经贸、文化、学术多元融合的综合性盛会,成为中医药行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展示窗口。药博会的变迁,也是邵东中医药发展的生动缩影,见证了邵东中医药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它肩负着“弘扬中药文化大旗,振兴中药产业大任”的使命,持续书写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壮丽篇章,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邵阳市中药材出口总值稳居全省前列,多家企业实现中药材出口“零的突破”,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当地政府积极推动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邵东市中药材产业已形成集种植、加工、中成药生产、仓储、物流、商贸、科研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邵东市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围绕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加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力度,促进大宗中药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2024年全市共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330家,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及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80%,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农民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田间地头的辛勤耕耘到交易市场的繁荣活跃,从精深加工的科技赋能到会展经济的产业集聚,邵东以全产业链思维书写着中医药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座千年药都的振兴之路,正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着鲜活而宝贵的样本。当新一天的阳光再次洒向药材基地,邵东的中医药故事,正续写着更加精彩的篇章,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奋勇前行,为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编:周洋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