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联合提示: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

仝若楠   三湘都市报   2025-05-09 15:23:00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网络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发展,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虚假宣传、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售后服务缺失等问题,通过直播平台选购商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直播带货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科学认知、理性消费。

两部门提醒消费者首先要选择正规直播平台购物。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消费者评价较高的正规平台进行消费,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经营资质等信息,确保其合法合规‌。警惕通过个人社交账号、临时链接等非正规渠道进行的交易,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购物链接。

同时,消费者应理性对待直播营销话术,警惕诸如“全网最低价”“限量秒杀”“5秒下链接”等宣传,通过第三方比价工具核实历史价格,谨防虚构原价陷阱。不轻信“百分百正品”“特效保证”等绝对化承诺,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注意识别“刷单炒信”行为,综合查看商品详情页参数、用户真实评价等多维度信息。防范情感营销诱导,避免因支持“偶像”“家人”等情感因素冲动消费。

此外,消费者对于重点品类要审慎选购,例如选购保健食品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并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备案号。而在选购跨境商品时,要清楚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正面清单目录内包括酒、饮料、调味品、食用油、乳品、蜂蜜等食品。

两部门提示消费者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注意留存完整的消费凭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除定作、鲜活易腐等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均享有七日无理由退货权。若商家设置“不退不换”等霸王条款,可依法主张权益。如果遭遇虚假宣传或消费欺诈,可通过智慧315投诉平台或者热线电话010-63281315向消协组织投诉,也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对于金额较大、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交相关证据。

责编:仝若楠

一审:仝若楠

二审:朱蓉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