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8 13:20:53
2025年1月16日,G107国道云溪工业园段,一位七旬老人横卧血泊,身旁摩托车尾灯仍亮,却无人踪影。53天后,当肇事者夏闻冬(化名)最终低头认罪时,岳阳云溪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的民警们长舒一口气——这起几乎陷入绝境的逃逸案,终于画上句号。
晨光微现发命案 摩托离奇遁无踪
1月16日清晨5点34分,天还未亮,G107国道上寒风刺骨。报警人称,路上躺着一个人,旁边倒着一辆摩托车,尾灯还亮着。然而,当交警赶到时,摩托车已不见踪影,只剩下老人杨某某(70岁)奄奄一息地趴在血泊中,最终因伤势过重于当日上午8点多抢救无效死亡。路上有多处血迹及模糊擦印,现场遗留有摩托车反光镜、反光镜撑臂、红色头盔碎片、写有李宏喻(化名)字样的快递纸袋、一张老龄人公交优待卡(仅有姓名)及装修施工用品等物品。
因案情重大且临近春节,大队立即成立专案组,誓言要在春节前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
摆在专案组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报警人所说的二轮车去向何处?这究竟是单方事故,还是肇事逃逸?民警通过老龄优待卡迅速确认死者身份,又从家属处得知老人不会骑车,由此锁定案件性质为交通肇事逃逸,肇事车辆正是那辆消失的二轮车。
专案组随即展开多线侦查:联系卫健部门协查辖区医院、诊所、药店,寻找头部、手部受伤的就诊人员;调阅现场周边监控,追踪肇事车与受害人轨迹;走访摩托车、电动车维修店,比对遗留反光镜特征;送检现场血迹进行DNA比对;排查云溪区及岳阳城区所有叫“李宏喻”的居民;张贴协查通报,走访过往路人……然而,除了肇事摩托车的模糊影像,线索几乎断绝,“李宏喻”的排查也一无所获,案件陷入僵局。
斗智斗勇破迷障 政策攻心促投案
2月 7日,血样鉴定证实现场存在两人血迹,进一步确认肇事逃逸性质,但DNA比对仍无结果。此时距案发已过去20天,肇事车辆随时可能被销毁,案件侦破迫在眉睫。专案组调整策略,对前期工作“回头看”,向周边县区发出协查通报,并深挖血样中的家族线索。
转机出现在3月5日。专案组获取重要线索——肇事嫌疑人家族信息指向临湘市白羊田镇夏姓家族。民警连夜驱车前往,经走访得知当地有两名叫“李宏喻”的女性,其中夏姓后裔夏仕侊的前妻正是李宏喻,且夏仕侊会骑二轮摩托车,近期回村时脸上有伤痕。但查询夏仕侊信息却一无所获,后经村民证实,他已改名为夏闻冬(化名),常年居住在岳阳市岳阳楼区。
3月 7日,民警多次拨打夏闻冬电话无人接听,随即前往其与李宏喻居住地。面对询问,李宏喻先是称早已离婚、夏闻冬不住此处,后承认夏闻冬1月16日出事,却指认家中黑色电动二轮车为肇事车辆。经比对,该车嫌疑被排除。随着调查深入,民警发现两人实际仍共同生活,且家中应有两台二轮车。
在民警的持续施压下,3月8日,夏闻冬最终投案自首。他交代,肇事后为逃避追查,冒险逃出云溪辖区,一周后才就医,还将肇事车辆送至布控范围外的废品收购站。民警迅速前往暂扣车辆,至此,这起持续53天的逃逸案终于告破。
复盘案件发现,夏闻冬反侦察意识极强,逃离布控区域、延迟就医、转移销毁物证,李宏喻因户籍偏远也躲过排查,一度让专案组陷入困局。但办案民警凭借“命案必破”的信念,跨越2000公里,走访深山村落,结合科技手段抽丝剥茧,最终兑现了“涉人员伤亡交通肇事逃逸案必破”的庄严承诺,让正义得以伸张。(罗江满 赵芸)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