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08:50:03

同赴江湖之约 共绘诗意走廊
——湘鄂赣媒体联动报道长江中游“三大名楼”文旅盛况

黄鹤楼倚江揽胜,滕王阁临江咏怀,岳阳楼凭湖寄情——千年名楼依水而生,以文载道,在长江之畔续写着中华文明的璀璨篇章。
这个“五一”假期,一场跨越湘鄂赣的文化盛宴在洞庭湖畔展开。岳阳楼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与黄鹤楼、滕王阁共同奏响长江经济带文旅协奏曲。岳阳日报联合长江日报、南昌日报推出特别报道,见证三省游客共赴“江湖之约”的盛景。

岳阳楼:千古名文在这里延续
五月的洞庭湖,烟波浩渺处,岳阳楼如一叶轻舟,载着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5月3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岛上,来自武汉、长沙、南昌的游客已在楼前排起长队。他们手中的不是普通门票,而是一份份写满笔记的《岳阳楼记》——这条沿着长江串联起三省的文化纽带,正通过一个个普通游客的接力,续写着新时代的“江湖故事”。
2012年,岳阳楼景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创性地推出了“背诵《岳阳楼记》免门票”活动,这一将千古名文与现代文旅相融合的文化体验活动,就像给传统文化插上了翅膀——游客只要流利背诵全文,就能喜提免票福利!寓教于乐的挑战机制,如十年磨一剑,已化身成景区的金字招牌,吸引数十万人次前来一展身手。2023年,景区引入AI智能评分系统,游客可在虚拟“范仲淹”面前背诵名篇,系统通过语音识别等技术对游客的背诵内容实时打分。湖北咸宁游客陈志强带着一家五口前来挑战,他坦言:“虽然卡在‘淫雨霏霏’的‘淫’字上,但AI提示功能很贴心,最后全家三代接力通关,省下300元门票,更收获了文化自豪感。”
“看,这就是范仲淹笔下的‘朝晖夕阴’!”湖南大学生刘悠指着洞庭湖上的波光对武汉室友说,她们刚刚完成了一场特殊的“文化接力”——五天之内,从南昌滕王阁的“落霞孤鹜”到武汉黄鹤楼的“白云千载”,最后在岳阳楼的“忧乐情怀”前会师。像这样的“三省巡礼”正成为年轻游客的新时尚,社交平台上,#跟着诗词游长江#话题阅读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
沿岳阳楼景区向南,洞庭南路和华菱港遗址公园里游人如织。长沙游客周志刚带着无人机航拍:“十年前这里还是杂乱码头、老旧小区,现在成了‘城市阳台’,岳阳人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百姓和游客。”
这得益于岳阳市“还湖于民、还岸于民、还文于民”的岳阳楼—洞庭湖文化旅游区扩容工程。改造后,景区免费开放区域拓展至85%,新增洞庭诗墙、旅游栈道等景点,更将君山岛、飘尾灯塔等“野趣”纳入游览动线。
夜色中的“洞庭夜游”也成了爆点。湖北游客王磊全程录像:“黄鹤楼有长江灯光秀,听说岳阳楼景区内的夜游剧《今上岳阳楼》也即将上演,建议三省搞个‘名楼光影联赛’!”
文旅融合更激活城市“毛细血管”。鱼巷子老街,改造后成为“湖鲜美食博物馆”,湖北游客排队购买“岳阳楼造型”雪糕,江西老表在“洞庭三蒸”摊前学方言砍价。长沙“00后”博主小王发布Vlog《48小时吃遍岳阳楼》,镜头从巴陵广场早市拍到凌晨的烧烤摊,弹幕刷屏:“看饿了,立刻买票去岳阳!”
站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湖大桥如长虹卧波,与对岸的现代楼宇共绘“江湖之城”新画卷。据悉,从5月1日到8月底,长达4个月的2025武汉长江旅游季活动将持续上新。接下来,武汉将以长江为纽带,携手长沙、南昌、岳阳等城市,推出“我的家乡我的城”活动,共绘长江中游“诗意走廊”,打造长江文化品牌IP。
正如江西游客陈平所言:“登楼看的不只是风景,更是范仲淹笔下‘政通人和’的今天。”当湘鄂赣三省游客在此共赏“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长江文化的壮阔篇章正被赋予新的时代注解。

黄鹤楼:经典诗词在这里映现
“五一”期间,武汉黄鹤楼迎来客流高峰,其中来自湖南、江西等地的游客占比显著提升。5月2日下午,来自湖南湘潭的幼教老师何远带着两个孩子,跟随旅行团登上了黄鹤楼顶层,感慨道:“站在楼上俯瞰长江和大桥,真的能理解李白为什么能写出‘孤帆远影碧空尽’这样的诗句。”和她同行的49名游客大多来自长株潭和浏阳,不少人都表示,黄鹤楼是他们此次武汉之行的首要目的地。
何远的女儿刚上小学三年级,儿子正在读初一,两个孩子对黄鹤楼的向往源于不同的学习经历。“女儿是因为课本里的古诗,儿子则是从历史和地理课上了解到黄鹤楼。”何远说,“虽然游客很多,但能亲眼看到诗里的景象,一切都值得。”
导游罗金是此次湖南旅行团的带队者,他介绍,自己已带团游览黄鹤楼数十次,湘赣游客对这座历史名楼有着特殊的情感。“黄鹤楼屡毁屡建,现在的楼虽然是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但它承载的文化记忆从未中断。”罗金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黄鹤楼的“仙”就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和精神。
罗金表示,湘赣鄂三省同处长江中游,历史上水路交通便利,文化、饮食、语言等方面都有诸多相通之处。“湖南、江西的游客对黄鹤楼格外感兴趣,不仅因为诗词,也因为它是三省之间的文化纽带。”他提到,近年来三省文旅交流日益密切,进一步推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热度。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两日,黄鹤楼公园的游客预约量达4.5万人次,占日最大承载量的80%,景区在下午3时就已停止售票,可见游客热情之高。不少外地游客表示,黄鹤楼不仅是武汉的地标,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因此即使排队也要登楼一观。 随着湘赣鄂三省文旅合作的深入,未来或将有更多跨省联动的旅游产品推出,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的文旅融合发展。这个“五一”假期,黄鹤楼的火爆人气,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

滕王阁:落霞孤鹜在这里焕新
五月的赣江之滨,千年滕王阁正成为鄂湘赣三省文旅交融的“会客厅”。
“智能背序亭”前的长队里,湖南口音与湖北方言交织。来自长沙的大学生李婉婷刚背完《滕王阁序》,转身就与襄阳游客张建军聊起岳阳楼的《岳阳楼记》背诵活动。“我们那儿背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你们这儿是‘落霞与孤鹜齐飞’,但体验都很妙!”张建军回应道。景区数据显示,“五一”期间超六成背诵者来自鄂湘两省,AI技术让传统文化成为三省年轻人的共同话题。
这种共鸣延伸至景区的每个角落。滕王阁广场上,不少身着汉服的年轻人举着滕王阁文创雪糕拍照,青砖黛瓦间,古风与现代交织成独特的画面。来自湖北荆州的汉服爱好者林小雨手持定制雪糕,笑称:“这造型像不像‘孤鹜’?我们特意从武汉出发,就为拍一组‘江南三大名楼’的汉服大片!”她的朋友圈定位显示,今年她已打卡黄鹤楼、岳阳楼,每组照片都配上一句古文。
与此同时,沿着滕王阁北院滨江步道漫步,游客惊喜发现,赣江美景已完全“裸露”。夜幕降临,赣江之上180客位的纯电动新能源游轮缓缓启航。
三楼甲板上,湖北游客张建军全程录制两岸灯光秀:“这种‘移动剧场’太震撼了,建议岳阳楼、黄鹤楼也搞一个!”南昌市民章平华带武汉朋友参观北扩片区唐风宋韵园林:“你看这汉白玉栏杆上的‘豫章十景’雕刻,还有28公里沿江灯光秀,晚上亮灯时就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实景版!”
滕王阁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历史底蕴,更在于串联起的“烟火气”。
北扩工程让景区与周边商圈、小吃街无缝连接,八一广场、中山路、胜利路等老城区景点形成文旅闭环。湖北仙桃游客李女士和男友在赣菜馆感叹:“上午逛万寿宫,下午登滕王阁,晚上吃水煮。这里不仅是景点,更是城市会客厅!”
湖南岳阳的游客陈晓对这里的“夜经济”印象深刻:“晚上8时后灯光秀开始,滕王阁倒映江面,像流动的水墨画。跟着导游团从滕王阁走到八一大桥,桥下灯光表演和江面游轮派对,仿佛穿越古今交界线!”
当最后一束灯光映亮阁顶,湖北博主林小雨的直播间里,湖南网友留言:“下一站,约滕王阁,岳阳楼!”屏幕外,江风送来南昌、武汉、长沙三地方言的谈笑声——在这座千年名楼的见证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文旅协奏曲正迎来高潮。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长江日报记者 万建辉 洪观新闻记者 高学斌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