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脊梁|周宇:精耕绿叶子,带富5万人

胡盼盼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4 21:02:12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通讯员 户晓阳

【荣誉档案】

周宇,男,汉族,1979年12月生,中级农艺师,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曾获评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

(周宇。采访对象供图)

【奋斗故事】

一片茶叶,能带来什么?

在长沙县金井镇,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宇用20多年时间,精耕一片绿叶子,带富5万人。

极致“细节控”,金井茶叶从论筐卖到论两卖

“五一”假期,周宇像往常一样,每天准时来到办公室,对当天生产的茶叶进行质量审评。

审评台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茶叶和刚泡好的绿茶,空气中满是清香。

“这些茶叶看起来差不多,但泡出来差别就大了。”周宇说,茶叶是有生命的,每天都在变化,因此茶叶出厂前,至少要花2个小时来检查茶的汤色、叶底、香气、滋味。

除了出差外,每天至少喝100杯茶进行审评,这样的习惯周宇坚持了二十多年。

在湖南金井茶厂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吴浪看来,周宇是一个“工作狂”“细节控”,对茶叶种植、生产等各个环节亲力亲为。

对品质的苛刻追求,让金井茶叶身价倍增。曾经金井茶叶论筐卖,如今论两卖,一两金井绿茶最高价可以卖到600元。

(周宇。采访对象供图)

金井镇是传统的茶乡,周宇自小在金井茶园中长大。2001年,周宇大学毕业后回到金井茶厂,从生产车间的一名制茶技术工做起。

当时,茶厂正在改制,资金压力大,设备、厂房陈旧。加上国内茶叶标准与欧盟标准不同,导致大量出口茶叶积压卖不出去。

“连续3年,出口停滞,公司每年亏100多万元。”周宇回忆,那时候公司每年新春第一会,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发动所有员工去借钱,以维持生产运营。

从那时起,周宇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对种植到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整改,率先推广有机茶种植。

(4月29日,金井茶业长沙星沙销售总店,消费者在选购茶叶。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摄)

天天泡在茶园,半夜还待在生产线。几年时间,周宇摸索出一套严格的茶叶生产标准,茶叶品质大为改善,茶厂扭亏为盈。

自那以后,金井茶厂发展驶入“高速路”,产品出口全球十几个国家,企业荣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华老字号等10项国家级殊荣,业界形成了“浙江有龙井、湖南有金井”的美誉。

通过“五共”联农带农模式,金井茶厂发展订单茶园10万亩,实现产值4.6亿元,带动5万茶农增收。

跨界“学习狂”,乡村变景区

在金井茶叶卖得如火如荼时,周宇却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天文学。

拜专家为师,在省博物馆的文物里寻找历史上观星的记载,拿起大部头《甘石星经》啃读……

茶企老总,为何跨界学天文?周宇说,要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光靠一产、二产还不够,要通过三产融合带动产业发展。

茶文旅融合成为首选。但周宇深思熟虑后发现,金井茶园离长沙近,游客大多是一日游,不过夜。

(绿意葱茏的长沙县金井茶园。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如何让消费者在金井镇多住一天?周宇开发出中南五省最大的金井天文台文旅项目,让游客白天采茶、体验非遗制茶、吃农家饭,晚上观星,享受“星城”长沙的别样浪漫。

“自己不懂,对做出来的项目没把握。”为此,周宇苦学了半年天文学,深度参与项目设计、施工、推广以及天文学主题研学课程设计。

天文台文旅项目落地后,反响超乎想象。“仅‘五一’假期,每天至少有5000多人进村。”金井镇金龙村村支部书记刘宇看着涌动的人潮,高兴得不得了,村里农家乐、民宿全部“爆单”。

三产融合后,金井茶园每年吸引游客量累计达30万人次,每年为10多个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

责编:刘乐

一审:刘乐

二审:胡宇芬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