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传承“青春”,护航“医”线“重”地

周倜   湖南日报   2025-05-04 17:11:23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梁辉 张芹铭

“已经在慢慢愈合结痂了!继续做好下次换药处理,严防继发感染……”5月4日上午,湖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病房(以下简称“ICU”),4名医生刚刚为郴州小伙李超(化名)完成换药。他们长舒一口气、相视一笑,额头上的汗珠清晰可见。

看似日常的“换药”,每次都要耗费大家至少2小时的时间,是对技术、体力、耐力的多重挑战。此前,李超因自行服用治疗癫痫的药物后变得“面目全非”。这是医学上所称的“重症药疹”,是一种罕见的药物超敏反应,极易继发皮肤创面及全身感染、肝肾等脏器功能继发性损害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大家不敢有丝毫大意。

连日来精心且精密的守护,换来李超日渐好转。逮着休息间隙,护士长甘晓庆把眼前几个年轻的后辈好好夸了一番。

今年42岁的甘晓庆在重症护理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印象里,每个青年节都是在岗位上度过,我们的确是用行动在践行青年医生的担当。”甘晓庆感慨。

作为科室最年长的一员,57岁的周煦笑言自己“压根不服老”。自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以来,过去13年里,所有的节假日他都雷打不动地值守应急班, “时刻待命、严格巡查、迅速应急、精准施治”,早已是家常便饭,今年也不例外。

他们都曾青春过,却依旧不负年少时曾许下的“从医誓言”,仍在奋力奔跑。与往常一样,他们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还须认真监督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工作质量,并及时帮助解决临床上的实际难题、突发状况。

而令他们无比欣慰的是,在自己身后,青年骨干力量这几年正迅速成长——在这个“全国青年文明号”集体当中,35岁以下的年轻医护人员已占约70%。

“前辈时常告诉我们,身为青年医生,就应该冲在前面,并努力往更好的技术、更强的能力追赶。”今年30岁的主管护师钟丽媛,又在忙碌中度过了属于自己的节日。

她得忙着给病人们制定每天的护理计划,协助做好护理质量监督、穿梭于病房随时查看病人状况……身板不大的钟丽媛,干起活来风风火火。

这几年,她逐渐褪去青涩,成了科室的年轻骨干。

除了坚守本职岗位,做好重症护理、临床工作,她也随团队执行了不少应急救治任务,打了很多“硬仗”。“胆大心细能干事”是很多人对她的评价。而在她心里,“正青春”的自己,就是要不断追随前辈步伐,越是艰险越向前,做好“实战尖兵”和“排头兵”。

设备一刻不停地运转,数据时刻跳动更新,医者穿梭不休……置身于ICU这方“医”线“重”地,只让人觉得,每一处细节都写满了对生命的敬重与对健康的捍卫。

这片与外界严密“隔绝”的天地,有人在老去,有人正年轻,但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青春”的注解和定义。

责编:李传新

一审:杨丹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