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万只!“大通湖1号”蟹苗从江苏回来了!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4 14:59:5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4日讯(通讯员  郭建华)4日上午,1800万只“大通湖1号”蟹苗顺利投放到益阳大通湖区大闸蟹养殖基地的蟹塘内。这些“蟹宝宝”们将在它们父母生活过的地方开启成蟹之旅。

这些蟹苗53日晚从江苏的育种基地出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4日早上8时许到达大通湖。虽然眼下只有米粒大小,但一个个生龙活虎。为了确保“蟹宝宝”们健康成长,与大通湖区合作大闸蟹养殖的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特地委派了两名专职的博士生跟车, 为整个养殖的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

上海海洋大学博士侯金亮介绍:“下塘之前我们对水质等进行了检测,发现水下环境对于中华绒螯蟹生活是非常适宜的,所以我们今日就可以下苗。”

为打造全产业链、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闸蟹品系,在上海海洋大学技术指导下,精心挑选大通湖区亲本蟹在江苏进行代培繁育,成功培育出“大通湖1号”本地大眼幼体蟹苗。目前,大通湖区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从源头上做大闸蟹育种的地方,对于提升大闸蟹质量,推动大闸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对每一只螃蟹都做了基因检测,这次回来的大眼幼体全部都是入了基因库的。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培育蟹苗成活率有效提高,达到70%80%。” 益阳大通湖区大闸蟹协会秘书长周长明介绍。

据了解,大通湖区地处“洞庭之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河蟹之乡”,这里出产的“大通湖大闸蟹”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十大名蟹”之一,参展屡次获得殊荣。因其体大肥美营养丰富,备受各地食客的喜爱。2025年,全区大闸蟹养殖面积2万余亩,产量预计2000吨。


责编:宋姗姗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