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3 21:29:50
人物名片:
何晓暄,邵阳学院在读大四学生,也是湖南鲜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从校园实验室到商业战场,她和团队怀揣着对美食的热爱与执着,带着专业知识赋予的底气,无畏地奔赴创业海洋,开垦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天地。
(何晓暄(最右)和团队成员研究讨论)
锚定豆制品保鲜领域 牵头组建研发团队
3年前,何晓暄从洞庭湖畔来到了邵阳学院,一踏入校园,便暗下决心:要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食品安全是“国之大者”,关系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作为一名食品专业的学生,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深入进行学术研究,不断思考如何发挥专业所长,为食品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做一些关于豆制品的基础实验时,何晓暄发现豆制品不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口感风味上都值得深入研究,但有一点让人十分头疼:豆制品非常容易长菌,保质期特别短,在做实验时容易腐败变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她和同学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最终,何晓暄确定了以豆制品保鲜作为研究方向。
方向确定了,但没有团队,没有帮手,怎么办?何晓暄一番游说,组建了由7名研究生和11名本科生组成的研发团队。
志趣相投,说干就干,他们定下一个目标:让豆制品化学防腐剂更少、储存时间更长,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尽责出力!
(何晓暄展示团队研发的复合生物保鲜剂)
反复实验 豆制品保鲜实现技术突破
豆制品需求广泛,但目前保鲜行业的主流还是化学保鲜,化学防腐剂又或多或少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创新保鲜技术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次研究,何晓暄团队发现,豆制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黄浆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鲜作用,如果能将黄浆水应用到豆制品保鲜上,不仅能解决豆制品的保鲜问题,还能解决豆制品生产企业最头痛的污水处理问题,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经过600多个日夜的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团队终于从豆制品废水和废弃甲壳中成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生物保鲜剂,其保鲜效果丝毫不逊于化学防腐剂,且成本较低。这一科研成果,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中间隔着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如何让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经过一番思索和努力,他们创立了湖南鲜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豆制品生物保鲜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目前,公司拥有核心发明专利3项,产品成功应用于中国卤菜之都武冈市和云南石屏县的多家豆制品生产企业,并与金福元、劲仔等知名品牌合作,帮助企业实现产品价格的倍增,真正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团队还多次获得中央、省级、市级主流媒体报道,并参与豆腐传奇纪录片拍摄,鲜润公司特色保鲜品牌不断被擦亮。
(何晓暄参观代加工工厂君益福的设备)
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先后获得20多项荣誉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3年大学时光,何晓暄从一名科研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独立科研团队的负责人。2023年,她牵头的豆制品保鲜项目获得了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2024年,她又获得了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荣获国奖。团队获得“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省市级以上荣誉20余项。
(何晓暄(中间)获湖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载誉归来,何晓暄带领团队成员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埋头苦干,从白天学习、夜晚讨论,到周末奔走于各大市场,她们将满心热忱和青春力量注入豆制品科技创新,在火热的创新实践中绽放着绚丽之花。
责编:昌小英
一审:昌小英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