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在邵阳 | 陈宏博:从“科技追梦人”到家乡赋能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3 21:13:22

人物名片:

陈宏博,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87年,邵阳市邵阳县人,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上海深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计划2025年回邵阳建立分公司。

在时代的浪潮中,有一群热血青年,他们怀揣着梦想,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陈宏博的故事,一同领略这位“科技追梦人”如何在虚拟现实(VR)与人工智能(AI)领域乘风破浪,为家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从不被看好到“技术破局”

生在邵阳,“敢为人先”精神深深地刻在陈宏博的骨髓里。2016年,从浙江大学硕士毕业后的他,毅然辞去上市公司的工作,选择投身VR(虚拟现实)和AI(人工智能)行业进行创业。

创业之初,陈宏博带领着 8 人团队挤在一间不到50平方米的破旧公寓里,没日没夜地调试设备、优化算法、迭代数据。尽管投资巨大、收效缓慢、风险重重,但陈宏博坚信,VR 和 AI 是未来的浪潮,只要能抓住机遇,就能站在时代的潮头。最终,他们终于攻克了毫米级定位、多感官沉浸、轻量化控损三大技术难关,让系统能在广阔空间里实现精准定位,让虚拟和现实世界无缝衔接,让虚拟场景可触可感,还通过自研低延迟交互插件与资源管理系统,使设备续航提升40%。

如今,陈宏博所在的创业团队已经发展壮大到100余人,不仅吸引了北大、浙大等国内顶尖院校精英成为公司合伙人或高管,也成功吸引了腾讯、阿里、2kGames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加盟。并且获得了《可视化智能设备模拟系统》等七十多项知识产权,与复旦、浙大等高校共同开展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创造全新体验维度

陈宏博的创业成果远不止于此。他们将VR、AI技术成功市场化,自研的科幻IP《探星0号计划》《九万里星途》等带着中国航天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冲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落地开花;与英国创新署UKRI基金会华人科学家马海丽教授联合成立实验室,制作的《纺织女工之歌》VR戏剧,让中英两国纺织女工“穿越”万里进行虚实对话,获得诸多中外媒体的广泛报道;还与国家天文台、苏州博物馆等国内多个科技馆、博物馆合作,开展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通过数字建模、AI空间定位,以动画和虚实交互的形式,让单一、静态的场景和物品在VR虚拟世界中“活”了过来,深受用户好评。

公司迄今创作推出150多个VR作品,荣获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创新基地”“2024年度创新企业”等荣誉,陈宏博本人也入选了2021“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不少政府基金、知名风投和上市公司纷纷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用数字赋能家乡发展

"霓虹再璀璨,不及家乡烟火暖。"在陈宏博看来,外面再好也不及把家乡建好。他心系家乡邵阳,怀着反哺之情,计划将事业发展重心放回这片故土,但因平时忙于奔波,缺少对家乡营商环境和政策的了解,对回邵发展一直心存顾虑。

去年,团邵阳市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陈宏博了解到家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基础条件并不输江浙沪,且文旅、科教等领域数字化发展空间巨大。他因此打消顾虑,决定回邵创业。今年,他们团队通过湖南省大学生创投基金投决会,只要在湖南设立分公司,就能获得百万级创投资金的支持。于是,陈宏博毫不犹豫地选择邵阳作为首选地,预计下半年公司就能投入运营。他们将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轮战略,把上海的科技人才、高新技术、创新项目“引进来”,提升邵阳数字化水平,同时用VR技术打造崀山丹霞地貌、隆回花瑶风情、红色文化等数字IP,让邵阳的民俗风情、红色文化“走出去”,助力提升家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陈宏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五四精神,以创新为帆,以担当为桨,踏浪前行。他的故事,无疑为邵阳的青年创客们点燃了希望的灯塔,激励着更多热血青年勇毅前行,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

责编:昌小英

一审:昌小英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