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忙 来趟衡阳丨衡阳县石市:丹霞奇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

陈鸿飞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3 16:57: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3日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蒋永红 邹健 陈曙霞)5月3日,记者慕名走进衡阳县石市镇,犹如走进一个丹霞地貌的王国。

丹霞山日出

据介绍,在石市近100平方公里范围内,丹霞山峦约1000个。每个山头形态各异,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条幽谷都有一则动人的故事。文化深厚、观赏度高的景点有200多处。除上冲石山高700米,珍珠崖、鹞子崖等高约400米外,其余石山、石壁峰谷相对高差在100至200米之间,桌形居多。

丹霞美景一瞥

各崖岩之间往往形成狭陡的峡谷,著名的峡谷有珍珠峡谷、和冲峡谷、高明峡谷、岩里峡谷、下潭冲峡谷、马子岩峡谷等。坡度大于90度的石壁下常有岩洞,大小不一,大的供数十上百人居住,小的也可供10余人避风躲雨。著名的岩洞有宇石寨、黄门寨、珍珠崖、海螺崖等。有的峡谷内有小溪蜿蜒穿行,如珍珠峡谷、黄门峡谷。有的石壁下积水成池,如银鸦湖、对影池等。有的地方地貌险奇,过者栗心,如仙人桥、跳十步、一线天、猛虎跳涧、石壁走廊、石窟走廊等。区内庵堂寺观众多,大多独居幽处,著名的有宇石寺、海螺庵、珍珠岩寺、宝莲庵等。

神在宇石寨

宇石寨位于石市镇塔山村大石组,占地约100亩。东西北三面绝壁,南面是条石垒成的5米高、1米厚的寨墙,拱式石门高3米,宽1.5米。门洞上方一块沙砾岩石上刻有“宇石山村”四个大字,相传为曾熙题写。寨墙与东西北三面山脊上筑就的石头城郭蜿蜒相连,仿若巨龙环绕。自唐代开始,辟为佛教寺院。明末清初,洪罗庙农民起义首领王甲率部据守于此,对山寨进行扩建。山上有营房,东西山头修有炮楼、瞭望台。整个山体四周除陡峭边缘外,都有城墙保护,全长约3000米。

丹霞美景一瞥

寨内最北端紫红色岩壁下有一半月形崖洞,宽约80米,高3米,洞深8米,洞口坐北朝南。这个岩洞曾被砌隔成近20间小屋。相传古代战乱时期,曾有数百先民在此避难。早在佛教盛行的唐代,崖洞就被辟为寺院。光绪五年(公元1880年),方丈福隆僧主事时,达到鼎盛时期。享有“小南岳”的美誉。

幽在黄门寨

黄门寨位于石市镇黄门桥村。从黄门桥走进去,两边的丹霞山石拔地而起,像伞、像鼓、像狮、像笋、像钟……一个个像摆积木似的蜿蜒排向纵深处。沿途石壁下有大小岩洞9个,它们是升塘岩、潘公岩、杨木岩、麦子岩、滴水岩、龟岩、罐子岩、胡子岩等。

丹霞美景一瞥

走进1500余米深处,有一上百亩的开阔盆地,正中池塘尾分两个岔谷,右岔谷口左侧有一座黄门庵,掩映在一大片竹林中。左右岔谷中有18把巨大石峰楠伞,最高的石伞高200来米。两把巨大石伞之间的裂缝构成“一线天”独特景观。左岔谷中间有一独立石体形似狮子,狮子右侧有一座独立高大的石钟,狮左侧为一株200余米高的独立石树,周边均是空旷平地。右岔谷左侧有一巨大石山,形似鳄鱼头。又有一小石山,像抬头向上的青蛙。鳄鱼头向前伸张,似乎要吞食青蛙,青蛙惊惶地向上张望,惟妙惟肖。

黄门寨峡谷里,从谷口至谷尾有大小不同岩洞数个,有存有白色手掌印痕的大小手掌岩,大小神台岩及大小黄鳝岩。从耳朵岩经大小神台岩到大小黄鳝岩,有一条石窟走廊相连,长300余米,宽1米有余。石窟走廊冬暖夏凉,是避暑的好地方。黄门寨岭是周边最高的峰峦,四周陡峭。岭上有残存的土围墙,长200余米,高3米多。峦顶平坦宽敞,有100余亩,曾建有大王庙一座,为旧时求雨灵地。

责编:陈鸿飞

一审:唐曦

二审:陈鸿飞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