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不远,循着沈从文游湘西——每处文物皆是心仪的风景

杨元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2 19:07:3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元崇

一湾沱水轻盈绕古镇,翠色峰峦静守凤凰城。5月2日,游人踏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沱江镇中营街24号——沈从文故居,成为热门打卡点。故居内陈列着沈从文先生的手稿、照片和旧物,吸引中外游客驻足观看。“我特别喜欢沈从文的《边城》,这次专门带着孩子来体验。”来自武汉的王女士一边拍照,一边对记者说,“通过‘边城往事 从文故里’这条文物主题游径,孩子不仅了解沈从文的文学成就,还感受到湘西的历史文化。”

在2025年国际古迹遗址日主场活动上,“边城往事 从文故里”是湖南唯一入选全国优秀文物主题游径。这条游径以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在故乡的生活成长经历及其文学作品为基础,整合包括沈从文故居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凤凰文庙、凤凰古城楼、虹桥、茶峒古码头等,共计38处文物资源打造而成。

漫步古城,身着苗族传统服饰旅拍的外国游客随处可见。一批马来西亚游客到古城后,换上精美的苗族服饰拍照留念,成为古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走进非遗工坊,体验蒿菜粑粑十二道古法工序,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特色。老师傅现场解密“石臼捶打三轻三重”“竹笼蒸制文武火”等百年技艺口诀。

沿着沱江,沿岸的吊脚楼错落有致,游客们乘坐游船尽享假期的惬意与美好。随着夜幕降临,凤凰古城在灯光的装点下,灯火璀璨。在“沈从文和他的湘西世界”非遗体验馆,游客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了湘西的非遗。一位游客在体验苗绣制作后兴奋地说:“这种互动式的体验让我对湘西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些文化遗产。”

“这里是沈从文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在沈从文在保靖陈列馆,讲解员正为游客们详细介绍沈从文的生活点滴。陈列馆内,较系统地呈现沈从文1922年2月至1924年9月在保靖县城及周边地域的从军、工作、学习等经历。文物集中连片区域建设的这两个专题展馆,持续开展各类文物主题研学活动,已形成文物游径的独特IP。

茶峒古码头,微风轻拂,水波荡漾,映照着两岸青山与吊脚楼的倒影。游人们三三两两登上“拉拉渡”,船身轻晃,激起一圈圈涟漪,发出细微的“哗啦”声。渡船上的游人有的低声交谈,有的静静观赏两岸风光。水声、风声、鸟鸣声交织,此刻,时间被拉长,游人们沉浸在沈从文笔下的世界里,感受边城(茶峒)的古朴与诗意。

“我看到了龙舟巡游,仿佛穿越到茶峒端午的热闹场景。”云南游客甑紫怡兴奋地说。她表示,大学时读过沈从文的《云南看云》,今天特意慕名而来,探寻这位文学巨匠笔下的《边城》。话语间,满是对这座湘西文学小镇的欣喜与向往。

过往,湘西有点远。如今,从高速公路到张吉怀高铁、再到湘西边城机场通航“三位一体”交通格局形成,边城不再遥远,中外游客循着沈从文湘西的足迹旅游更加便捷。“湘西像一面镜子,折射美丽中国生动的一幕。我会向更多朋友推荐这里,让更多友人前来感受神秘湘西的山清水秀、民族风情。”新加坡游客吴子健表示。

责编:李璇

一审:李孟河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