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器到面对面:企业眼中的“外语志愿者力量”

李旻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2 12:08: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日讯(通讯员 李旻阳 )随着张家界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步伐不断加快,高质量语言服务正逐渐成为提升游客体验、展现城市形象的关键一环。4月30日,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湖南神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语言志愿服务活动迎来阶段性成果,获得企业方的高度肯定,也为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注入新的活力。

当天,神游国际负责人向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像聂佳瑶、唐金香这样的学生,英语口语过硬,服务意识也很到位。在张家界西站的志愿服务期间,她们主动接待、耐心引导,为游客提供了非常专业、细致的服务。这种有温度的语言服务,游客感受得到,我们企业也非常认可。”

每天,志愿者们在高铁西站及神游国际接待点接待来自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的外籍游客百余人。长期以来,神游国际主要依赖翻译器辅助沟通,存在效率低下、服务缺乏情感连接等问题。随着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外语专业学生的加入,这一“语言痛点”得到有效缓解。

“以前靠翻译器,游客的提问我们经常理解不到位。现在,学生志愿者能用熟练的英语甚至日语直接交流,极大提升了接待效率和服务体验。”向建国指出,“相比冰冷的设备,学生的语言服务更有人情味、更具信任感。这是企业急需的青年力量。”

据介绍,此次志愿活动是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外语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实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将语言类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有效能力。在张家界西站的实践现场,学生志愿者以“迎得上、讲得好、靠得住”的表现,成为张家界对外交流中的一支青年语言力量。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实践过程不仅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难题,也反哺了学生的职业成长。“在实践中开口、在岗位上锻炼,这是外语专业学生从书本走向职场的关键一步。”向建国建议,“越是实战场景,越能检验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希望同学们继续大胆表达、持续精进。”

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外语系主任胡乔鑫表示,语言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听说读写译”扎实,更要能够走进真实场景、服务社会需求。近年来,张家界学院文学院持续推进“课堂教学+企业实践+地方融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为学生搭建多元实习平台,鼓励他们在服务中学习、在实战中成长。

这场“从翻译器到面对面”的转变,是校企协同育人的典型缩影,也是张家界学院文学院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有力实践。未来,张家界学院文学院将继续深化与神游国际等本地文旅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更具成效的实习实践模式,让更多外语专业学生以青春之力、专业之能,为张家界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贡献价值。

责编:田锐

一审:田锐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