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1 14:49:0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陈果妍 唐艺丹
近年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锚定青年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构建青年员工成长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建设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让青春力量在电网事业中蓬勃绽放。目前,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拥有418名青年员工,其中35岁及以下的本部专责、基层部室主任、班组长共计134人。他们都以实干担当诠释新时代青年责任,在保安全、破难题、促战略、强管理中彰显青春力量,书写电力青年五四华章。
定点帮扶扎根一线 厚植成长沃土
供电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单元,是确保生产安全稳定的前线。国网湘潭供电公司深入贯彻国网湖南电力关于加强基层供电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的措施,积极为青年骨干提供扎根一线成长成才的机会,同时为基层供电所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自2023年4月起,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开展实施“深根工程”,共计选派18名优秀青年人才前往三县两区供电公司的供电所(服务站)进行为期两年的任职帮扶。
硕士研究生肖钧文,之前从事电网规划设计工作,2023年4月,他通过报名及层层选拔,成为了紫金河供电所的副所长,将工作地点转移到基层,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到关键时刻,如极端天气和重要假期,他总是出现在保供电的最前线。面对村企用电需求的日益增长,他迅速升级变压器,积极支持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在肖钧文的带领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紫金河供电所这个设备最多、线路最长、年轻人最少的供电所在两年内实现了配电专业指标全市排名第一。
此外,该公司党委还加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治理,选派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过硬的青年党员,以“第一书记”的身份下沉到所属各基层供电所开展定向帮扶。截至2025年,公司共派驻“第一书记”125名,“第一书记”们深入基层、主动作为,专注于推动改革、解决问题、提升指标,通过沉浸式定向帮扶供电所,努力探索一条党业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工分用于激励员工高效完成任务工单,绩分则用于评价员工的指标完成情况。工资与工分、绩分紧密相关。这种方式激励了表现优秀、贡献度高的员工,同时警醒那些不愿工作、能力不足的员工。”九华供电所“第一书记”周怡表示。2024年5月,周怡被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党委聘为九华供电所“第一书记”。为了激发供电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她根据九华供电所的实际情况,细化了“工分+绩分”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实施了多种措施,将供电所网格员培养成营销专业骨干,解决供电所营销专业人员紧缺的问题。在周怡的带领下,九华供电所的月度业绩指标在省公司排名中显著提升。
“春笋计划”靶向培育 加速技能跃升
3月30日,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完成了针对2024年新入职员工为期9个月的跟踪培养后,准备开展第二阶段培养,以师带徒和现在培训的方式,巩固强化新员工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工作技能。
国网湘潭供电公司自2021年起针对入职5年内的新员工制定了“春笋计划”,实施跟踪培养,定期座谈,给出合理化职业规划建议,先后组织158名新员工参加培训。四年来,新员工参与课题攻关27人次,参与QC竞赛48人次,参加国网公司级技能竞赛、科创大赛 18人,获得QC竞赛奖项12人。获得国网公司级荣誉9人,获得省公司级荣誉48人,获得地市公司级荣誉33人。
“春笋计划”通过实施“五年三段”的目标管理和“积分制”动态评价,分入职转型期、能力提升期、综合发展期三个培养阶段实施新员工精准培养,入职转型期为入职第1年,以到检修、供电服务等一线岗位开展轮岗培训的方式,帮助新员工了解公司发展现状和转变身份尽快融入组织生活。入职能力提升期为入职第2年至第3年,以师带徒培训为主,同步加大新进员工岗位自学能力培养和利用网络大学平台进行知识学习的力度,巩固强化新员工专业理论知识与岗位工作技能,提高新员工的现场问题分析、快速应变和事故处理能力。综合发展期为入职第4到第5年,以“重素质、促发展”为目标,通过业务能力“拔高”、人才专项培育、竞赛调考、创新探索、交流锻炼等培养方式,实现新员工综合素质能力的突破提升,能带队承担小型专项工作或能承担解决部分专业难题的工作,形成人才分类储备。
为更有效地构建和完善新员工培养体系,湘潭公司推出了“新入职员工培养跟踪数智看板”,实现了对新员工培养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评价。通过实施积分制模式,加强了对培养过程和成效的管理与控制,并制定了统一的新员工培养跟踪评价量化标准。由此形成了“公司评价单位、单位评价员工”的新员工培养跟踪“三评”机制,旨在全面提升新员工培养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步进阶”创新机制 锻造复合人才
考虑到之前国网湘潭供电公司对青年人培养以扎根一线、学好本领为主,2024年,公司着重强化对青年人管理能力培养,提升青年员工的政治素养,培养成为能够胜任多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三步进阶”是公司党委提出的青年人才职业成长规划,分为“班组长一基层单位部室主任一本部专责”三个成长阶段。省公司现代班组建设提出要“让班组长成为管理人员的主要来源、领导人员的重要来源”。公司党委结合实际,在此基础上延伸形成了“三步进阶”规划,“让有班组长经历的本部专责成为公司领导人员的主要储备、职员专家的重要储备”。人资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当青年员工在一线岗位上成长并成才后,那些具备了一定管理能力的青年员工通常会发展成为班组长、基层主任或专责。因此,公司为青年员工组织了针对其管理能力和政治素养能力的相应培训。”
该公司邀请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教授,以及具有国际国内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的行业知名专家和系统内的资深专家。设置了“三新”和“三能”六个培训模块课程,“三新”主要是指新思想、新视野、新知识,帮助大家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与内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能”是指管理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大家将现有的实践和技能有效转化和运用,拓宽视野、提升自我。
“之前只知道埋头苦干,提升专业能力,现在通过公司系统的培训,公司提供的培训课程,不仅让我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理念,提升团队的整体效能。通过培训,我更加明白了如何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如何制定有效的计划并监督执行,以及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管理问题。”参加培训的学员李天有表示。
责编:曹漾
一审:蒋睿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