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5-01 14:23:39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星城追光者”实践团队以“夜经济何以助力青年创业就业”为课题,在长沙的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各级政务办公室、新消费研究院穿梭,近距离感受长沙夜经济的热度,用数据解构青年创业密码,试图回答一个夜间经济发展命题:当“夜长沙”成为流量密码,青年如何探索破局之路,寻找创业就业新机遇?
街头巷尾到政策桌前:一场供需对话的破冰
团队在实地探访初期就发现,长沙夜经济的“毛细血管”里活跃着大量青年从业者——扬帆夜市30%的摊主是95后,德思勤商圈的夜经济从业者平均年龄仅25岁。但许多受访创业青年认为,行业拥挤导致销量过度依赖市场浮动;部分青年创客更坦言在经营中存在一些困难无法自行解决,希望得到相关政策帮扶。
在开展大量走访对话工作后,团队带着《长沙夜经济青年从业者创业现状调查报告》前往天心区商务局。持续三小时的对话,将“夜经济供给端青年化”的议题摆上桌面。天心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政策制定需要更加清晰了解青年创业数据与消费行为分析状况,并依托消费研究院等平台深化调研,从而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于是,团队前往长沙市新消费研究院获取更多数据。成员们将前期在长沙各夜间消费聚集区调研访谈了解的情况与长沙市新消费研究院产业研究负责人黄偲进行深入探讨,尝试揭开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目前长沙夜经济青年创业的核心挑战其实是融资难题和流量困境,目前研究院已参与筹建新消费产业基金,正计划与相关部门在文庙坪共同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黄偲对长沙夜经济青年创业的挑战和需求进行了阐述。
大众业态到小众领域:青年创业者的活力拼图
根据黄偲提供的思路线索,团队拓宽视野,继续开启地毯式探索,对标一个个鲜活、独特的创业案例。
大行业挤不下,一群年轻人在小众领域闪闪发光,用“小而美”的垂类品牌改写青年创业叙事。团队记录下这些成功案例:篮球袜品牌“有志者”创始人从大学宿舍起步,用三年时间将细分品类做到年销3亿元,他开发的“分区加压”技术专利,正是源于自己作为篮球爱好者的痛点洞察。白果园街区青年创客“唐姑娘不姓唐”品牌创始人龙胜,依托老巷子中的烟火气,融合“文化+科技”的营销手段,在店铺周围引入自助复古海报拍照机,吸引了大量年轻顾客。
团队据此产生了一条新思路:“摸得着痛点、融入自身热爱是破局之道,那如果从业态本身出发会有什么发现?”长沙市新消费研究院提及,长沙夜经济在晚六点至次日凌晨六点的消费占比超过60%,且消费最高峰出现在晚上八点,比全国平均值晚一个小时。在湘江边的“野肆月球”经营模式中,除了标志性的月球舞台装置,还引入了亲子互动区,让“90后”父母也能带娃嗨。团队认为,业态融合创新的经营模式让夜经济脱离了单纯的吃喝玩乐,慢慢转变为文化消费转型升级的试验场,侧面来看也是夜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而在这个转型过程中,青年创业者有着更懂同龄消费者的话语优势,势必大有作为。
文化破局到数据解析:触摸夜经济的真实脉动
就“文化+经济”这一探究点,团队拜访了长理文新学院教授成松柳。
“‘文化+经济’是夜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展现长沙的历史文化,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光彩。归根结底,文化优势在夜经济发展中向产业链的转化还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青年人更要在其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成松柳根据多年的文化研究经验举出诸多实例。他建议,可以在长沙的历史地标设置IP显现,通过科技手段展示该地曾经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同时将长沙的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夜游项目,展现长沙夜间迎客热情。
当前,团队已针对性设计调查问卷,在长沙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征集有效游客问卷2000余份,实地调研访谈100余位真实的青年创业者。访谈中,团队见证了长沙青年创业者展现出的独特生存智慧——大多数受访者正通过小红书内容营销、抖音本地生活团购等工具降低获客成本,更有创业者开发出“夜市摊主联盟”小程序,实现摊位共享、客源互导。
当政策制定者、青年创业者、城市管理者真正坐下来对话,当夜市摊位的油烟气与数据模型的冷光碰撞,当历史文化的厚重遇上青年的脑洞大开,长沙的夜经济便不再是转瞬即逝的烟火,而将成为滋养青年梦想的沃土。“星城追光者”团队负责人龙骧说:“我们记录的不仅是数据与案例,更是一座城市与青年相互成就的故事。其中,一定藏着经济发展、时代共振的答案,而我们将与此同行,持续‘解密’。”(覃琴 康涛 刘静雨)
责编:刘宇慧
一审:刘宇慧
二审:甄荣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