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食品安全别“掉线”,湖南疾控提醒来啦

张春祥   湖南日报   2025-04-30 20:52:28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潘云凤 汪强 张元超 

五一假期来临,大家是不是满脑子都是各种美食?烧烤、海鲜、甜品……光是想想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不过,美食虽好,若是不小心遇上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大麻烦了!别担心,湖南疾控中心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超实用的五一食品安全攻略,让我们一起开开心心享美食,健健康康过假期吧!

  食品选购:把好入口第一关

选择正规渠道:买食品时,认准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商超和市场,远离“三无”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查看食品标签: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拒绝过期和临期食品。高油高盐的预包装食品虽美味,也应适量。此外,包装破损、胀袋、漏气或标签模糊的产品,千万别买!

注意食品感官:生鲜食品要新鲜;肉类应色泽正常无异味,表面干爽无黏液;蔬菜应无黄叶和腐烂;水果应饱满无病斑。

  外出就餐:选择放心餐厅

查看餐厅资质:证照齐全、卫生良好、信誉度高的餐馆,才是“理想之选”。注意查看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也可参考网络评价,跟着“吃货大军”选择口碑好的餐厅,一般不踩雷。

注意菜品选择:高风险菜肴要慎重,生食海产品、冷食、野生菌类、河豚鱼、野菜等食物处理不当可能会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点餐时应谨慎。按需点餐,杜绝浪费,做“光盘行动”践行者。

注意餐厅环境:环境整洁、通风良好的餐厅,用餐更舒心,食品安全风险也相对较低,可别在脏乱差的地方委屈了自己的胃。

  家庭烹饪:规范操作保安全

食材采购与储存:食材分类存放,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合理储存,蔬果放通风处或冰箱保鲜,肉类海鲜冷藏或冷冻保存。谨记“冰箱不是保险箱”,时间长了也会孳生细菌,应定期清理冰箱,检查食品保质期。

食品加工与烹饪:生熟食物分开加工,使用各自专用的刀具和砧板。烹饪时烧熟煮透,食物的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也可以通过观察食物的色泽质地进行判断。例如,禽类肉质紧实,蛋类完全凝固,说明它们“熟透啦”。

餐具消毒与清洁:餐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可用消毒柜给餐具进行高温消毒,或者用沸水煮10-15分钟。还要定期检查餐具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破损的餐具。同时保持厨房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灶台、抽油烟机、冰箱等设备,及时处理厨余垃圾,避免细菌害虫在厨房“安营扎寨”。

  旅游出行:安全携带与食用

选对食品:外出旅行时,可选真空包装的肉类、豆制品、坚果等,保质期长且携带方便。若自制熟食,一定要烧熟煮透,食用前进行二次加热。易变质的生鲜食品,应冷藏保存并尽快食用。

安全饮水:尽量饮用瓶装水或经过净化处理的水,生水或未经处理的自然水源尽量别喝。

个人卫生:进食前洗手或用消毒湿巾清洁双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食品,减少细菌传播的风险。

环境卫生:野餐或露营时,选择干净、卫生的场地,将食品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若条件允许,可使用保温箱或冰袋保证食物安全。

五一假期是享受美食的绝佳时机,但食品安全这根弦可不能松懈。不管是选购食品、外出就餐、家庭烹饪还是旅游出行,都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规范,守护好我们的“美食之旅”。

  

责编:周倜

一审:张春祥

二审:杨丹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