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永兴桥村:小山村的振兴之路

郭虹兵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9:13:19

常德市石门县新铺镇永兴桥村,近年来喊响“小山村大能量”口号,全村上下鼓足干劲,团结一心,乡村振兴的脚步愈发坚实有力。

2021年市派驻村工作队初到永兴桥村时,场面令人忧心:驱车进村,沿途难见人影。这个曾经因煤矿而兴的村庄,在煤矿按政策要求陆续关停后,绝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村子空心化、村民老龄化、村情同质化严重,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加上交通不便,收购农产品的商贩不愿来、压价狠,农民辛苦四季只能换来温饱。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如何在这样的山区村拼劲头、闯新路、谋发展?

2021年,驻村工作队入户调研发现,村里大多数农户门口都长有花椒树,不需刻意打理但长势奇好。经请教林业专家,工作队意识到花椒也许能成为村里的产业发展突破口。工作队带领支村“两委”和村民多次外出考察,问农户、问专家、看企业、看市场。村民们考察时看着现代农业产业园,触摸着现代机械设备,这些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第一次意识到,山里人也能创造奇迹。最终,全村一致决定发展花椒种植200亩。

然而,花椒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冬季,花椒园经历重大冰灾;2023年以来又遭遇严重干旱,花椒树存活率不足10%。大家意识到,发展花椒产业在永兴桥村行不通。

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并未因此气馁。他们深知,发展新产业是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只有树立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在困境中创新求得突破、求得发展。

就在花椒产业受挫之际,村里的纽荷尔脐橙产业却愈发壮大、兴盛发展。目前,全村已建成3个脐橙基地,总面积达500亩,年产量20万公斤,还有150亩早熟蜜橘和30亩新扩脐橙,让村民家门口就业成为常态。在锚定脐橙产业作为强村富民头号工程的基础上,村里还坚持大胆试、大胆闯,光伏发电、烟叶种植、渔产养殖等产业多元发展、遍地开花,大家信心满满。

在农村怎么干事创业?答案是多听群众声音,多解实际难题,多请群众评价。支村“两委”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要,走在田间地头,跑在抢险现场,“说”在矛盾一线;工作队以身驻村,用心为民,与山川草木为伴,以日月星辰为灯,和人民群众携手。点点滴滴,大家都看在心里、记在心中,一大批村民自发投入村庄建设,“村里有事我必到、邻里有事我必帮”逐渐成为共识。

“村干部和工作队相互信任支持,有优点互相学习,有经验互相借鉴,有意见互相沟通,在共事中加深了解、增进团结。”村干部刘丽红说。大家一齐组成志愿服务队,从接送村民下山赶集、为群众捎快递,到提质升级受损道路、整修改造水库堰塘,再到自发创新探索构建产业、文明、生态、负面“四清单”和档案制、通报制、排名制、反馈制、评比制“五制度”的“四单五制”积分管理制度……一件件民生实事深入人心,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

如今,永兴桥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令人振奋的新变化,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气象。从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省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一路风雨兼程,越战越勇。山风掠过橙海,带动层层绿浪,涌现出更多浪漫。这片土地教会我们,信心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石缝中萌发的绿芽,是掌心里攥紧的种苗,是跌倒后比之前更坚定的脚步。村民们对永兴桥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充满向往、充满激情,并愿意为之更加努力奋斗、矢志追求。

责编:刘蓉

一审:刘蓉

二审:鲁融冰

三审:廖声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