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灿 三湘都市报 2025-04-30 19:01:08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虢灿 通讯员 彭杰
在怀化市沅陵县凉水井镇,村民间遇到矛盾纠纷,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调解员曾祥伟,他是沅陵县司法局凉水井司法所司法助理员,扎根基层32年多,在凉水井镇就工作了20年,足迹遍布镇上大小社区、村庄,是当地群众遇到矛盾纠纷时最信任的人。一万余个日日夜夜,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曾祥伟(右二)在凉水井村与村民交流。虢灿摄
用心用情,做化解纠纷的桥梁
几把凳子,几杯热茶,4月11日上午,沅陵县凉水井镇凉水井村村委办公楼的前坪,曾祥伟跟几位村民热络地聊着天。此前村里硬化路面,有村民想“搭便车”,自己出点钱把村道至自家的路面也铺上水泥,但不知要花多少钱,又担心施工质量。村委、施工方也担心村民们对费用意见不一致,众口难调,不约而同找到曾祥伟帮忙拿主意。
讨论后,曾祥伟提议先由一户“试水”,司法所见证签订协议,多方评估确定好价格后,村民将钱打给施工方,村委会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很快,方案就定下来。“我们就相信老曾,他处事公平,考虑问题又周到。”村民说。
从凉水井村回办公室的路上,曾祥伟又顺道去了百合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吕曾南看到曾祥伟立马说:“排水没问题了,我昨天趁下雨特地去看了。”几天前的一场大雨,让两户相邻的村民因为排水问题起了纠纷,见劝不住双方,吕曾南马上向曾祥伟求助。曾祥伟现场查看,了解情况后提出解决方案,两家均表示同意。
“我就是本村人,村民间总有点沾亲带故,加上我来村部不久,我去调解矛盾,村民们总觉得我会偏向另一方。曾祥伟在我们村处理过很多次矛盾,村民们都服他。”吕曾南表示,“我经常打电话向他请教,他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临近中午,曾祥伟回到办公室,已有群众在等他。曾祥伟顾不上吃饭,立即上前询问了解情况,直到电子手表发出提醒,他才起身说:“不好意思,等我2分钟。”从办公桌抽屉拿出药盒,熟练地数了数不同颜色的药丸,一口吞下。很难想象体重只有43公斤的曾祥伟,也曾是体重75公斤的壮汉,两次器官移植后,他目前仍在等待肾源。
曾祥伟(左)回访当事人。 虢灿摄
尊法敬业,带病坚守化干戈一线
曾祥伟今年49岁,多年前查出尿毒症进行了肾移植手术,常年需要服药。2007年,病情复发的他做了第二次肾移植手术。而最近两年,他的身体再次“报警”。
多年来,只要身体允许,曾祥伟始终坚持工作。不仅需要每天多次服药,还需每周3次去医院做透析,但他即使做透析当日早上,仍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到了需要透析的时间才离开。
司法所遇到的纠纷各式各样,田地山林、鸡鸭狗猪、家里长短,一点小矛盾也可能引发大纠纷,而曾祥伟调解过纠纷的当事人不约而同表示“相信他”,是因为他总是从被调解人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调解的经验技巧说几个小时都说不完,但我觉得从当事人立场出发,问题更容易解决。”曾祥伟说,他记忆中有个小细节印象深刻。有一年正月初七,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曾祥伟刚和同事吴冬生调解完一起矛盾后又接到电话,百合村一户村民家请客,客人饮酒过量不幸身亡,因赔偿事宜引发争论。曾祥伟赶赴现场,身上喜庆的红色外套也来不及换。
“我一到他们家里马上就说不好意思,从另外一个村赶过来,没时间回办公室换衣服。”曾祥伟借来深色衣服穿上,这一举动让死者家属增添不少信任,推动了后面的调解。“从中午谈到次日凌晨3时,各方当事人都签好了调解协议,矛盾也妥善解决了。”曾祥伟说。
近三年来,曾祥伟先后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160余次,参与调处山林土地、婚姻家庭、损害赔偿、邻里、劳动争议等各类纠纷364起。32年来,没有因调解不及时导致矛盾纠纷激化或民转刑发生。
“我的工作是一个枯燥而漫长的过程,但我选择的是我喜欢做的事。工作让我更积极面对生活,无论怎样,我都会坚持走下去。”曾祥伟说。
责编:虢灿
一审:虢灿
二审:黄娟
三审:张军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