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魔法”如何炼成?——解码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博雅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8:46:43

聂沛 唐可为

【核心提示】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民办学校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高质量办学?

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博雅学校(以下简称“衡山县博雅学校”)用20余年的办学实践交出了精彩答卷。

衡山县星源教育集团博雅学校校门

这所始建于1999年的民办学校,从最初的艺术培训机构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南岳衡山脚下熠熠生辉的教育明珠,其发展历程堪称民办教育创新发展的典范。

学校不断发展、欣欣向荣的秘诀是什么?衡山县博雅学校校长张伶翎一语道破:“创新”!

面对衡山县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学校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率先在全县推行小学阶段寄宿制。通过配备专业的生活教师团队,实行24小时全天候的精细化管理和贴心服务,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打造了一个温暖如家的成长乐园。近十年来,学校累计投入数千万元,先后3次对校园环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营造了现代化、人性化的学习生活环境。

20余年来,衡山县博雅学校始终秉持“打造精品寄宿学校,树立特色教育品牌”的办学宗旨,以“过硬的教学质量,鲜明的办学特色,精细的教学管理,贴心的生活服务”赢得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随着办学质量日益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日益扩大。周边县(市、区)的学校纷纷前来取经,学校先后被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集体”称号,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民办教育培训学校”、衡阳市“文明校园”。

学生安心——“学校比家里更有趣”

六(三)班的赵东慧同学,从公办学校转到博雅学校,是一家三代反复思考后作出的选择。

校园环境宜教、宜学、宜居

“因为我们工作有调动,慧慧原先的学校离我们工作的地方太远,交给爷爷奶奶照顾,我们又不放心,所以就带着孩子一起换了环境。”赵东慧妈妈说,他们多番咨询朋友、同事,几乎把周边所有小学参观了一遍,对衡山县博雅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师资力量尤为满意。

虽然新家就在学校附近,但为了接受良好的养成教育,赵东慧父母决定让孩子当寄宿生。

从未离开过父母生活的赵东慧,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但在教学老师和生活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和在校寄宿同学们的安慰下,她很快就适应下来。

“以前,慧慧是家里‘两脚一蹬,啥事不管’的小公主,但在博雅适应一个月后,有了很大的变化。拖拉懒散的毛病不见了,现在放假回家,她还会主动帮忙做家务、带弟弟。”赵东慧妈妈说。

“学校里有很多同学、老师陪伴着我,比家里更有趣!”“24小时都有老师在旁边,感觉特别温馨,有什么事马上就能找到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每晚等我们睡着了再悄悄离开。”……不只是赵东慧,这也是衡山县博雅学校很多寄宿学生的真实心声。

不仅如此,衡山县博雅学校的校园环境更是宜教、宜学、宜居:运动、生活区相对独立,专用教室和功能室配备齐全。一到下课,田径场、篮球场和乒乓球台边,全是运动的学子,但因设施齐全,所以并不显得拥挤。数十米长的文化长廊展示着学生们的手工书画作品,课余时间常有三五小伙伴在此欣赏、学习。食堂窗明几净,菜品多样、搭配合理、营养丰富,深受学生喜爱。学生宿舍和教室仅一廊之隔,学习生活一步到位。

坚持五育并举,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人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孩子的生活质量好了,学习成绩才上得来。

不同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衡山县博雅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每个学生可以选择篮球、乒乓球、跳绳、武术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开设高水平艺术社团,每位学生都有至少一项艺术特长。还通过早读、跑操、文体活动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衡山县博雅学校校长刘玉坤介绍,去年,学校更是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自主研发一套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小学语文校本教材,并利用早读朗诵、餐前齐诵、路队背诵等形式,进一步做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文化自信。

教师专心——“输血”与“造血”并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制度设计。衡山县博雅学校深谙此理,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为学校教学改革铺平了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提升捆绑式奖励方案》是学校制度创新的典型代表。该方案以量化积分为核心,将教职工的工作表现与团队目标紧密捆绑。根据教职工岗位职责划分基本分,并将学情诊断、县级考试、招生稳生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形成一套多维度、动态化的评价机制。

这一创新的关键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大锅饭”模式,让每位教职工的付出都能得到精准衡量和回报。“以前干多干少差别不大,现在每个人的努力都能被看见,团队协作的积极性更高了。”衡山县博雅学校党支部书记李纵横说。

制度创新为教学改革铺平了道路,衡山县博雅学校在课堂实践上同样大胆突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衡山县博雅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团队赴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河南封丘建勋学校考察学习,建勋学校“去批评化”“去控制化”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深受震撼。回校后,衡山县博雅学校立即启动教学改革,将建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本土化。

如今,在衡山县博雅学校的课堂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正在被颠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一题、得一法、明一理、通一类”的递进式学习,自主探索知识脉络。

通过与衡山县星源学校深入开展合作办学,加快打造了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显著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课堂开放了,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为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衡山县博雅学校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学经验交流;组织教学比武大赛,以赛促教提升教学技能;实施推门听课制度,营造互学互鉴的良好氛围;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教育专家进校指导,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衡山县博雅学校与衡山县星源学校深入开展合作办学,通过办学理念共融、课程体系共建、教育资源共用、教学质量共评,推动两校协同发展,加快打造特色鲜明的办学品牌。这种既注重外部资源引进、又强化内部能力培养的联动模式,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显著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学校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排名跃升至第二名

“在这里,个人的潜力被不断开发,能力也不断提升,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骨干教师。这样的成长速度,是同学中罕见的。”三年前,“95后”青年语文教师周琪欣入职博雅,苦练“内功”,很快就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之一。去年底,他还获得全县创新课堂教学比赛第一名。

除了一批上进的青年老师,衡山县博雅学校还有一大批资深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张健球、谭丽萍,市级“优秀班主任”罗娟等人在学校起到了“传帮带”作用......

正因为有这样一批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卓越教师队伍,衡山县博雅学校实现了优质发展。学校在全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排名稳步提升,从5年前的10名左右跃升至如今的第二名。

家长放心——每个学生都在博雅发生成长蜕变

“在博雅,他学会了管理时间、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了独立生活能力。起初,他对全新环境感到不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看到了他如何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学习与个人成长上取得进步。”六(一)班小钰康钰妈妈说出了许多家长的心声。

家长们普遍能感受到博雅学子们“仪表端庄大方、谈吐文雅得体、交往彬彬有礼、秩序井井有条、行为文明规范、为人诚实守信、生活自主自理、身心和谐发展”的特质

在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在这里到底怎么样。家长看到孩子的成长最为直观,最有说服力。

“我家是男孩子,比较淘气,很难管。但学校放月假时,我到孩子寝室发现他的内务工作做得特别好,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六(三)班康杰妈妈说,“孩子寄宿这一年,还长高了不少,衣服都得及时买新的。”

学校还成立膳食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管理。每周二下午,食堂负责人会根据时令变化和营养需求拟定周菜谱初稿,提交委员会集体审议、优化后正式执行。此外,学校严格落实书记、校长陪餐制度,校领导每日与学生同桌就餐,既监督餐饮质量,又倾听学生意见,确保孩子们吃得健康、安心。

在这里,家长们普遍能感受到博雅学子们“仪表端庄大方、谈吐文雅得体、交往彬彬有礼、秩序井井有条、行为文明规范、为人诚实守信、生活自主自理、身心和谐发展”的特质。而这些“闪光”特质正是许多家长想要给孩子培育的。

这得益于衡山县博雅学校大力推行的“欣赏教育”。在博雅,每一位教职工都拥有“转换魔法”。教师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通过每日表扬、成长档案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快速成长。

已毕业的学生林林是典型代表。曾经沉默寡言、成绩落后的林林,在当时的班主任谭丽萍的悉心教导下,变得开朗乐观、成绩也大幅进步。如今,林林已顺利考入重点初中就读。

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发生成长蜕变

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初衔接”制度。衡山县博雅学校毕业生可优先升入星源初中部,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升学焦虑,还为学生提供了连贯的学习环境。一位家长感慨道:“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过渡非常顺利,成绩反而比之前更好了。”这种一体化教育体系,成为博雅学校吸引生源的重要砝码。

从制度破冰到教学革新,再到文化浸润,衡山县博雅学校完成了一场漂亮的“创新三级跳”。其成功实践表明:民办教育的出路在于特色,而特色的核心在于持续创新。在未来的征程中,衡山县博雅学校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书写民办教育更加精彩的篇章。

责编:吴雅敏

一审:吴雅敏

二审:彭国军

三审:徐德荣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