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大桥焕新迎“五一” 长沙首座跨江动脉展新颜

李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8:09:4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治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长沙城市地标橘子洲大桥迎来全面焕新。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包含南侧人行爬梯增设、三跨桥梁整治、护栏修复及人行道改造的四大提升工程于4月30均基本竣工。

橘子洲大桥于1971年动工兴建次年9月30日通车运营2017年入选长沙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

这座承载着长沙人50多年记忆的跨江大桥,以更加安全、舒适、美观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立体交通再升级:南北双梯方便行人

橘子洲大桥是湘江长沙段的首座大桥。自建成以来,便将一江两岸紧密相连,同时连接了省会与益阳、常德及湘西地区。如今,尽管已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依然屹立不倒.。

历史上,橘子洲大桥只在桥的北侧开通了步行旋梯,连起桥体和橘子洲。为方便行人,桥对面新装了步行旋梯,且外观和北侧的旋梯保持一致。

4月30日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南侧新建人行爬梯已经开通游客市民踊跃上下通行

这座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满堂支架现浇工艺建造的钢结构爬梯,以流线型设计融入湘江天际线,米白色涂装与大桥主体相得益彰。

工方项目负责人长沙市城发集团桥隧公司肖建新介绍,该工程特别采用混凝土连续浇筑技术,消除施工冷缝隐患,同步设置雾化降尘系统和泥浆沉淀池,确保工程高效、环保完成

三跨桥梁焕新颜:多重工艺铸就"银灰铠甲"

漫步橘子洲段主跨桥面,原本斑驳的桥体已披上银灰色新装。据长沙市城管局桥隧事务中心桥监部副部长罗昊鸾介绍,此次整治采用"重防护"体系:从防锈处理到陶瓷防腐中间漆,最后喷涂无机面漆,每道工序间隔严格控制在48小时内。

面对长沙春季罕见的连续阴雨,施工团队创新搭建移动式防雨棚,采用快干型环氧砂浆,保证涂层质量。"这相当于给大桥穿了件纳米级防护服,防腐寿命大大延长。"

文物级护栏新生:"修旧如旧"守护安全

作为近代文物保护建筑的标志性组成部分之一,大桥护栏修复工程备受关注。

项目团队采用"修旧如旧"原则,对铸铁构件进行激光扫描建模,保留原有艺术花纹的同时,新增隐形护角线和石墨烯基防腐涂层。

智慧铺装革新:夜战模式保畅通

最让市民感触颇深的人行道改造工程,将沿用50年的麻石板全面更换为双层沥青混凝土结构。并且,细心地加设了盲道。

记者实测发现,新铺装的路面减震效果显著,走上去感受到地面有柔和的弹性,电动车穿行、自行车推行震动幅度都大为降低。

为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影响,建设者开创"夜战七小时"模式:每晚23时至次日6时,200余名工人分6个作业面突击施工,累计完成2600米盲道系统更新。

"就像给大桥做了个‘微创手术’,白天完全看不出施工痕迹。"每天通勤过江的市民王女士点赞道。

长沙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大工程实现文物保护、民生需求、技术升级的有机统一。在五一旅游高峰前竣工,既是对劳动者辛勤付出的献礼,更是长沙"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橘子洲大桥车流如织,江风中传来的不再是机械轰鸣,而是游客们惊喜的赞叹与快门声,这座承载星城记忆的水泥巨龙,正以全新姿态续写着新时代的跨江传奇。

责编:李治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