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益小阳”政务直播间来了,带您见证益阳市生态修复项目“大变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8:01:0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胡能灿 袁新京

4月29日,“小益小阳”政务直播间第七期“生态修复之旅”专题直播圆满完成。本期直播通过5个生动典型案例,全面展示了益阳市在生态修复领域的显著成效,吸引了1000余人次在线观看,并广受好评,直播间点赞量超3万次。

一株水草——大通湖生态转型

(大通湖。本文图片由益阳市自然自然和规划局提供)

地处“洞庭之心”的大通湖,通过一株小水草,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华丽转型。它既是净化水质的“环卫草”,又是带动养殖转型的“黄金草”,还是促进生态旅游的“景观草”。当前,大通湖的水草产业已实现生态、经济和民生“三大效益”齐提升。

一个古镇——兰溪镇生态蝶变

(兰溪镇水清岸绿)

益阳市赫山区兰溪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对境内河道实施清淤、截污、生态护岸等工程,同时结合古镇文化打造水乡景观。如今的兰溪镇水清岸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双桡龙舟曾引爆全网,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一处山村——清溪村生态巨变

(清溪村)

益阳市赫山区的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故居和小说《山乡巨变》创作的原型地这个村庄曾是金银山金矿的主采区,经过半个世纪的粗放式露天开采,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益阳市通过生态修复治理,政府引导并采用市场化机制,昔日的荒山秃岭变为青山绿水清溪村先后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乡巨变第一村”等称号,是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样板。

一家废矿——清塘镇生态复绿

(安化县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治理)

安化县大力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实施复垦复绿、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将荒废矿坑改造为耕地和生态公园。曾经的“生态伤疤”如今绿意盎然,有效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为废弃矿山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一座老矿——渣滓溪生态换颜

(安化渣滓溪)

安化渣滓溪锑钨矿作为百年老矿,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通过植被恢复、废水处理、尾矿库整治等举措,推动矿区生态修复。如今,矿区环境大幅改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走出了一条“绿色矿业”发展之路。

此次直播通过“一株水草”“一个古镇”“一处山村”“一家废矿”和“一座老矿”,生动展现了益阳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每个改变都凝聚着无数“生态修复师”的智慧与汗水。正是有这样一群担当作为的从业人员时刻守护着我们的“益山益水”,才造就了越来越生机勃勃的“益美益阳”

责编:雷鸿涛

一审:雷鸿涛

二审:杨军

三审:邢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