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治国,钟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6:57:0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30日讯(通讯员 黎治国 钟昱)4月30日,在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修缮工程现场,十余名工匠正手持传统工具,以精湛技艺对建筑构件进行修复。2025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作为红二方面军长征起点的桑植县,正通过系统性文物保护工程,让承载革命记忆的历史遗存焕发新生,推动长征精神薪火相传。
桑植县拥有厚重的长征文化资源,辖区内不仅有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分布着32处省县级革命文物点。为夯实保护根基,桑植县依托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组建由考古专家、测绘技术人员构成的专业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测绘等数字化手段,对长征文物开展“地毯式”普查,建立包含地理位置、建筑结构、病害分析等12类信息的“一文物一档案”数据库。同时,对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馆藏的700余件文物进行精细化管理,为每件文物配备二维码“数字身份证”,实现全生命周期追踪。
面对部分文物因年代久远出现的墙体倾斜、木构件腐朽等问题,桑植县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邀请古建筑修复专家制定“一址一策”修缮方案。在红二军团兵工厂旧址修复中,采用当地烧制的“糯米灰浆”进行墙体加固,运用传统榫卯工艺替换受损梁柱;在红军养伤地旧址修缮时,保留原有的夯土墙面和石板屋顶,最大限度还原历史风貌。此外,同步实施文物周边环境整治工程,修建生态停车场、无障碍通道等配套设施,打造“可阅读、可亲近”的红色文化空间。
在活化利用方面,桑植县积极探索“文物+科技+创意”融合路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内,以全息投影、VR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展厅,通过模拟湘江战役、乌蒙山回旋战等经典场景,让观众“穿越”历史;上线的“云上长征”数字平台,整合300余件文物高清影像和12条红色研学路线,实现“一键云端游”。文创领域,推出“长征印记”系列产品,其中以红二军团军旗为设计元素的金属书签、复刻革命时期票据的笔记本等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年销售额突破100万元。
红色教育体系构建中,桑植县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与县内15所中小学共建“长征精神研学基地”,开发“重走长征路”“战地救护体验”等实践课程;开展“百名少年讲长征”活动,选拔培养200余名“红领巾讲解员”,让青少年在讲述贺英女红军、桑植“扩红”等本土故事中传承红色基因。社区层面,定期举办“长征文物进万家”流动展览,让革命历史走进百姓生活。
通过系统性保护与创新性传承,桑植县让长征文物从“历史遗存”转变为“精神火炬”。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全县红色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0%,带动周边300余户居民通过红色旅游实现增收。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桑植正以文物保护为笔,在新时代续写传承长征精神的动人篇章。
责编:向韬
一审:向韬
二审:田育才
三审:宁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