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中心医院彭苏娜:25年坚守生命最后防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6:12:4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黄红斌

52岁的彭苏娜,是株洲市中心医院创伤急救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25年来,她坚守在重症医学科第一线,带领团队守护着生命的最后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荣获“株洲市孕产妇急救工作先进个人”“株洲市五一劳动奖章”“株洲好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25年坚守,守护生命最后防线

重症医学科(ICU)是医院中最为紧张和关键的部门之一,承载着救治危重患者的重任。彭苏娜自1998年进入株洲市中心医院以来,始终坚守在ICU的岗位上,带领团队24小时随时待命,时刻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她常说:“病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这句话不仅是她的工作信条,更是她25年来始终如一的行动准则。

在彭苏娜的带领下,ICU每年收治的危重患者超过两千人,疑难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高达96%左右。这一数字的背后,是她和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与付出。无论是深夜的电话铃声,还是节假日的紧急呼叫,彭苏娜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亲自参与抢救工作。她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赢得了患者和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冲锋在前,护佑人民健康

作为株洲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专家,彭苏娜始终冲锋在前,24小时响应基层医院的求助。她曾多次成功救治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等危重孕产妇,挽救了无数家庭的生命与希望。在新冠疫情期间,彭苏娜更是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筹建株洲市新冠肺炎定点集中隔离救治医院ICU的重任。在她的带领下,ICU团队圆满实现了“三零目标”——零感染、零死亡、零事故,为株洲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彭苏娜不怕困难﹑吃苦在前﹑恪尽职守,充分发挥重症专业技术优势,牢筑危重患者的生命防线。无论是烟花爆炸导致的特重度烧伤患者,还是重大车祸中的多发伤患者,她总是第一时间带领团队展开抢救。在她的精心治疗下,重症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达到了99%以上。每一次成功的抢救,都是她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职业的忠诚的体现。

创新引领,打造全国领先创伤急危重症救治平台

彭苏娜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临床医生,更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她深知,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体系的完善。为此,她积极参与医院创伤中心的建设,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创伤急危重症患者一站式综合救治平台。株洲市中心医院创伤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区域资源统筹和协调调度机制,实现了院前急救、术中抢救和重症监护的无缝衔接。这一创新模式大大缩短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时间,显著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此外,彭苏娜还积极帮助基层医院提高危重症识别、处置和转诊能力,通过预警高危患者,提升了重大突发事件中危重症伤病人员的救治能力。

医者仁心,传递温暖与希望

重症医学科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不仅患者被呼吸机﹑血液净化机﹑监护仪包围,承受着对疾病和生命的担忧,对家人和亲朋的思念,而且家属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临床技能﹑需要掌握高精尖设备的使用,同时需要有爱心。彭苏娜深知一名优秀的重症医学科医务人员不光有精湛的医术,更要用温暖的态度给予患者和家属无尽的安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她非常注重人文关怀,经常会热心地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增加家属探视与陪护时间,满足亲情陪伴需求,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打造有温度的ICU。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彭苏娜不仅在工作中冲锋在前,还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深入社区、乡村,为基层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廖义刚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