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4-30 18:12:37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琪)四月芳菲,春满校园。4月30日上午,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古汉城小学举行“劳动创造美,非遗润童心”第三届劳动节活动。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将劳动教育与非遗传承相结合,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校长李静维为本次劳动技能大赛致辞,肯定了同学们前期的非遗设计,提出了学习期望并鼓励孩子们要让非遗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文化之花。
“簪花虽小,却承载着千年的审美智慧。”非遗课堂上,老师讲解簪花的发展历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全校学生通过直播同步学习簪花制作技艺,一根根普通的扭扭棒在孩子们手中幻化成精美的头饰。这不仅是手工艺的传承,更是审美情趣的培养。每班评选出的十件优秀作品,展现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非遗时装秀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各年级学生身着融入非遗元素的创意服饰在T台上绽放光彩。三年级将剪纸虚实镂空与服装立体剪裁相融合,既延续了东方美学,又展现了童趣与创新;一年级与四年级的孩子们呈现了扎染的天然韵味,当扎染布上的彩虹桥连接起7岁与10岁的笑脸,我们看见了文化传承最美的模样。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劳动教育的框架,创造性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非遗体验。通过“讲解+实践+展示”的完整链条,构建起文化传承的新范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落实了劳动教育的实践要求,又实现了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为学校特色育人开辟了新路径。
责编:曾玺凡
一审:曾玺凡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