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2:22:11
编者按:4月29日,2025年湖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长沙举行,339名“湖南省劳动模范”和157名“湖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获表彰。四位劳模代表先后走上讲台,分享爱岗敬业的劳动故事,畅谈奋进担当的劳动心声。
“大家好!我叫郭东妮,是一名‘95后’,现在是中南智能长泰机器人公司事业部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机器视觉及人工智能算法的攻关”。作为发言代表之一,郭东妮在会上解密了自己成长背后的答案。
几年来,郭东妮从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成为一名“新湖南人”,先后荣获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湖湘工匠等荣誉,并成功入选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答案”是什么?
▲郭东妮
第一个答案是:扎根湖南的选择。2017年我从老家吉林长春来到湖南大学读研,通过产学研合作进入中南智能公司实习。毕业后,我的同学们很多都去了北上广深,进了互联网大厂,而我留在了中南智能,戴上安全帽,奔跑在各个生产现场。吸引我的,是湖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图景”,是湖南敞开怀抱拥抱人才的“广博胸襟”,更是湖南浓厚创新创业氛围的“热火朝天”。我深深地感知到,大美湖南是一片年轻人干事创业的“黑土地”,我必将在湖湘沃土上有一番作为。
第二个答案是:坚守科研的初心。在湖南省及长沙市的科创政策和资金支持下,我们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硕士“娘子军”,把科研的“冷板凳”坐出了“热效应”。2020年当了解到纺织工厂需要大量工人对布匹表面进行逐一查验,非常耗时耗力后,我们勇敢地递交了“请战书”。在离家千里外的生产现场,夏天车间温度达40多度,而我们一待就是半年,终于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布匹瑕疵检测系统,误检率低于0.1%,市场占有率达到50%,并迅速在全国各地50多条生产线中推广应用,半年内实现产值超4000万元。同时,我们还为三一重工等企业智能制造标杆项目的建设提供中南智能解决方案,并向全国输出“超级智慧工厂”的“湖南模式”。
第三个答案是:新时代工匠的使命。在省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入选了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前往清华大学学习。在那里我结识了很多技术卓越的老师傅,他们说:“我这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儿”,说得轻飘飘的,但我却很受触动。于是在大国重器项目服务中,我们夜以继日、反复测量只为让精度误差再缩小0.1mm。年轻的我们蹲守在车间一线,先后攻克了100多项技术难题和工艺瓶颈,通过了院士专家组验收,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创新成果实现国产化,还接受了省委、省政府“三高四新”战略产业项目现场观摩。过去三年间,我创新提出的面向铸造过程的视觉感知解决方案,在全球铸造行业青年论坛中获中国赛区前8名;申请专利7项、软著5项,牵头制订《智能视觉验布系统团体标准》;参与2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累计创收1.1亿元。本人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应邀《央视面对面》专访。
奋斗和坚持需要勇气,勇气并不总是咆哮。有时候,勇气就是一天结束时发出的小声音,告诉我明天我会再试一次。当时代“接力棒”传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年轻的我们唯有以匠心立业、以创新筑梦,奋力奔跑、永不懈怠,才能将“大国工匠”精神传承下去,才能将“中国智造”美誉发扬光大,为中国制造赢得世界的尊重、为民族复兴贡献新时代工匠的力量!
责编:陈丽丹
一审:陈丽丹
二审:甄荣
三审:周韬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