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成“花果山” 隆回:劳模足迹踏绿万重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1:34:51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杨贵新 肖瑶

“北面沙石流,南面石头长”的恶劣环境,隆回林业人以“不消灭石山誓不休”的决心,持续半个多世纪攻坚克难。青山绿山里留下奋斗足迹,劳模用双脚踩绿万重山;在隆回植树造林特别是石山造林中展现的劳模精神,凝聚了几代林业人的心血与智慧,形成了独特的“石山造林传奇”。

几十年过去了,曾经茫茫荒山早已退出人们的视野,昔日“火焰山”变成“花果山”,如今不仅环境变美了,同时林业劳模形象在青山绿水间愈显更加高大。

据不完全统计,隆回先后产生了张世模、罗金塔、刘维湘、肖时平、周忠安、王丁伟等全国林业先进工作者、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奖章、省级劳模、全省绿化功臣、绿化三湘贡献奖获得者等先进劳模人物。

隆回县以劳模精神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社会动员,将“染绿万重山”从口号转化为行动,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全省绿化功臣张世模,石灰岩上造青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参与荒山治理与造林工程,带领团队在石漠化区域探索出“柏木+枫香”等造林模式,通过试验五十多个树种,最终选定速生柏木作为先锋树种,并创新“客土改良、容器苗造林”等技术,攻克石山成活率低的难题,成功将35万亩石山披上绿装;助力隆回从“荒山大县”转变为“全国绿化模范县”;这种技术后来成为全国石漠化治理的样板。张世模以“绿了荒山白了头,誓还清水和蓝天”的造林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造林人。

全国林业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罗金塔,退耕还林退来青山绿水。在罗金塔任期内,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7万余亩,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其任务完成率、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率均居全国前列。

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绿化三湘贡献奖获得者刘维湘,开创全国国有林场改革先河。刘维湘在任期内,带领团队实现林业系统从困境到崛起的转变,并获“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肖时平,长期扎根林业一线,主持完成石漠化治理和石山造林15万亩,推动隆回南面20万亩石山造林成为湖南省十大绿色示范工程。其事迹被搬上湖南林业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舞台。

全国森林防火先进个人周忠安,退伍不褪军人本色,转业路上践初心。周忠安面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受损失时,挺身而出、奋不顾身,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身心受到巨大伤害后,仍然负责森林防火工作,从不向组织讲价钱,谈条件,推卸责任。隆回森林防火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市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周忠安被评为“2016—2018年度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王丁伟,“火焰山”上种树,石头缝里觅土。总结了石灰岩石山柏木造林模式,被国家林业局推介为全国退耕还林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典型模式,在南方石灰岩岩溶地区广泛推广。王丁伟入选湖南省唯一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

隆回县石山造林工程是劳模精神与生态建设深度融合的典范,书写出生态秀县传奇。这一传奇不仅是生态治理的胜利,更是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通过劳模精神的引领与实践,将植树造林从单一生态工程转化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生态治理、产业创新、制度保障与民生改善为类似地区提供了“石头缝里种出绿水青山”的实践范本,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责编:昌小英

一审:郑丹枚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