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30 11:04:2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何静凡
“这面锦旗,是居民们沉甸甸的信任!” 近日,汨罗市归义街道汨新社区暖流涌动。滨江花园业主代表手捧印有 “为民解忧,情系社区” 的锦旗,郑重交到社区工作人员手中,向归义街道和汨新社区表达真挚谢意。
今年以来,汨罗市归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以民生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从推动小区居民自治管理到闲置空间焕新蝶变,再到家门口运动场所的落成,街道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全面提升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党建领航破困局,多元共治解民忧
位于建设东路核心商圈的滨江花园小区于2022年5月交付,却因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致使居民与开发商之间存在矛盾。面对这一难题,归义街道党工委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归义街道和汨新社区带领团队连续 14 天逐户走访,深入倾听居民诉求,在开发商与业主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滨江花园小区
“6 场协调会、无数次现场调解,2023年2月,终于推动首届业委会成立!” 汨新社区工作人员戴凯翻开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工作手册,回忆起那段忙碌却充实的时光。如今走进滨江花园,智能门禁系统为小区安全保驾护航,整齐划一的电动车棚解决了居民的停车烦恼。
更令人期待的是,业委会正着手将闲置空间改造为邻里中心。“以前大家都是‘各扫门前雪’,现在都争着当‘小区管家’。” 业委会副主任罗红艳兴奋地介绍,她们接下来打算利用小区一楼的公共架空层为居民打造温馨的交流空间,让小区成为更温暖的家。
近年来,归义街道把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机构作为重要抓手——形成党建引领下政府主导、社区主责、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共治格局。目前,已组建45个业委会和71个管委会,通过指导换届选举、加强矛盾调解等举措,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巧治消极空间,绘就城市更新 “归义样板”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老旧城区普遍面临消极空间治理难题。这些消极空间不仅拉低城市颜值,更暗藏安全隐患,成为困扰居民生活的 “城市顽疾”
窑洲社区利用闲置空地新建公共停车场
归义街道办事处以 “为民办实事” 为宗旨,创新探索城区消极空间整治路径。针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的闲置土地,街道采用 “三清零”(菜地、荒地、坟地)和 “微改造 + 共治理” 模式,将一个个卫生死角改造成功能多样的公共空间。
自今年 2 月起,由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调研小组深入辖区,精准摸排闲置地块,广泛收集居民需求。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清理建筑垃圾、拆除违建设施,并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沟通工作。
如今,成效显著:车站社区、荣家坪社区两处闲置土地平整改造后变身停车场,可容纳100余辆大型货车;茶园社区劳动北路一废弃水塘填埋改建为临时停车场;汨新社区、窑洲社区利用闲置空地新建公共停车场,缓解学校区域停车难问题;罗城社区计划将4组1000多平方米的集体土地改造成居民散步休憩的“口袋公园”。
响应民生期盼,家门口运动场暖民心
在全民健身热潮下,家门口的运动场所成为群众提升生活品质的迫切需求。归义街道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以创新模式和务实举措,全力打造便捷舒适的运动空间,让运动健身融入居民日常。
茶园社区网球场
“现在下楼就能打比赛,太方便了!” 在茶园社区新建的 700 平方米标准化网球场上,居民杨佳豪正与球友尽情挥洒汗水。这个设施完备的运动空间,通过 “街道牵头+体育资助 + 社区自筹 + 爱心捐赠” 的多元筹资模式建成,还配备了淋浴间、储物柜等贴心设施。
从荣家坪伴岭居小区的三人制青少年足球场,到各社区因地制宜建设的各类运动场地,归义街道目前已建成17个家门口运动场。这些场地类型多样、分布合理,充分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健身需求。归义街道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完善运动场地设施,优化管理服务,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家门口"运动的便利与乐趣。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归义街道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回应民需。未来,归义街道将持续聚焦民生福祉,探索更多为民服务新路径,在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道路上步履不停,书写更多温暖的民生答卷。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