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写字楼到乡村泥土地——云溪新农人潘兴闯出了一条生态“致富路”

易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04-30 10:12:25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30日讯(通讯员 易松4月的云溪区新铺村,鸣阵阵,绿意葱茏。沿着蜿蜒的乡间小路前行,一片生机勃勃的四季花果园农场映入眼帘,这里便是新农人潘兴追逐理想的 主阵地”。

初见潘兴时,他正戴着草帽,不时躬身剪枝、不时抚植浇水,穿梭在果树林间,指缝里、裤脚沾满泥土,皮肤晒得黝黑发亮很难将眼前这个满身乡土气息的人与曾经坐在深圳写字楼里的白领联系起来。我是学园林设计的,以前在深圳,每天对着电脑规划,看似光鲜,内心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潘兴擦了把汗,目光望向身后尚未修剪的果树。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我想响应政策号召,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所学打造一片‘花园+果园+菜园’相结合的健康、绿色、有机的生态农场潘兴眼神坚定。

这片占地35亩的农场,凝聚着的心血与智慧。摒弃传统的养殖模式,杜绝使用任何农药。农场里,乌鸡、黑山羊悠然穿行在桑葚、枇杷树下;上百余只水鸭在水田里啃食着杂草、害虫……“只有让养殖回归原生态,消费者的身体才能保持健康。”潘兴始终认为,做生意、创事业最核心的就是品质。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潘兴坚持全程严格把控。从选购一个桑葚苗开始,选址、种植、培土、除草,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潘兴将首批顾客瞄准自己身边人,亲朋好友对农场的产品赞不绝口,随之,口口相传间,生意越做越大。“以前是打电话通知大家来,现在是到季节了他们抢着来。”潘兴说,周末的农场人流如织,绿色招牌越擦越亮。

在发展自己农场的同时,潘兴也没有忘记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他免费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我的农场优先雇用村里人。” 潘兴说,通过提供就业渠道,10多户村民每户年均增收超过3万元。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农场的每一个角落,潘兴站在田埂上,望着忙碌的人和茁壮成长的果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从城市写字楼到乡村泥土地,潘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只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同样能闯出一条生态 “致富路”。

责编:云溪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周月

二审:易松

三审:敖鹏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