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开福青年│李黎晗:发挥开福比较优势,打响“筑梦科创谷 共赢来开福”品牌

陈新     2025-04-30 01:23:44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开福区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凝聚起“建设大城北,实现新跨越”的青春力量,今年2月19日,共青团开福区委向全区35岁及以下青年干部广发“英雄帖”,征集助力开福未来发展的“金点子”。历经两个多月的征集评选,4月29日,“未来已来・开福青年”主题活动揭晓评选结果,来自31个单位的35份调研报告中,14份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跻身现场路演环节,展现青年视角下的开福发展新思路。

新湖南客户端长沙频道联合共青团开福区委,择优选取部分获奖报告予以摘录刊发,敬请关注青年干部们如何以调研为笔,书写开福高质量发展的青春答卷。

2024年3月,开福区按照“孵化在国防科大周边,产业化在马栏山、金霞及全市各园区”的发展思路,启动建设长沙·开福科创谷并对外推介。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部门协同合作、园区和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一年的建设,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省市政策大力支持,多方合力逐步形成

科创谷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多部门的协同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和资金保障。省市主要领导先后来区调研指导。省政府《关于支持湘江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措施》将科创谷纳入政策联动辐射支持范围。省融办、市发改分别将科创谷纳入省军民融合、市低空经济重点布局区域,省、市国资平台积极整合资产联动支持。

(二)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创新生态成效初显。

联合举办高地论坛军工企业产学研座谈会,畅通国防科大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构建科创谷市场化运营机制,组建开福科创投公司,选强配优管理层,以市场化手段推动基金管理、品牌运营、创新发展和市场拓展。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引进社会资本共同筹建首支科创发展基金,加大科创谷建设金融支持力度;组建科创谷战略咨询委员会,打造政府和企业的“共享智库”。

(三)载体建设不断提速,科创平台稳步推进。持续加强与国防科大、湘雅医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调联动,推动国家实验室落地、开元国际数学研究院启动运行;携手共建C3科技创新交流中心,打造科创新地标;德雅校友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开启运营。引进社会资本转型科创,支持兴湘集团将湖南汽车城打造为“兴湘·国科科创园”,并牵引入驻省低空经济有限公司。完成军工央企长沙联络站建设,打造服务军工央企的“长沙之家”,链接军工央企创新资源,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目前,科创谷内相继布局了包括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4+4 科创工程”在内的 10 个三类 500 强、领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

在调研中,李黎晗也发现存在品牌认知、成果转化和产业链配套等挑战,她据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科创品牌塑造,打造区域创新名片构建科创楼宇联盟体系,通过委托去化、推介奖励等多种灵活方式促进合作,有效激活国防科大周边闲置楼宇资产,打造具有高度辨识度和强大影响力的科创谷品牌。深化与各类媒体的合作,借助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全面展示科创谷的建设成果和最新动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和金霞经开区的协同联动,共建马栏山基地和科大金霞基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积极参与长沙市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各项活动,与其他区域科创平台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持续提升科创谷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效能。

(二)夯实科创平台根基,提升原始创新效能。抢抓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创建契机,有效发挥高能级平台效能,突出创新平台在技术、人才、资金方面的聚合引流优势,牵引相关产业项目、创新团队落地,形成“平台引流、要素聚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高水平运营军工央企长沙联络站,强化与军工央企的对接与合作,充分发挥链接各方资源的作用,打造科创招商会客厅,定期开展成果推介、项目路演、需求发布、学术交流等主题活动。

(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协同创新生态。进一步深化与国防科大、湘雅医学院、长沙学院等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联动机制,共同举办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推介、科技成果转化沙龙、成果展示路演等系列活动,将区重点产业链群的企业科技需求清单作为高校教研任务清单,有效牵引重点院校和平台的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在区内组建区域军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公司,打造军队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湘转化的专业服务平台,畅通国防科大校内成果转化渠道。提升现有兴湘国科科技创新中试基地技术能力,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中试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供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高水平中试公共服务。

(四)加强科技金融赋能,助推产业集群发展。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建设,重点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制造等现代化产业,支持大胆试错,助力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或项目发展。运用资本力量汇聚创新资源,联合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风投创投机构提供全面资金产品服务,精准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探索实施“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发展路线,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引进和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从单个项目招商到批量项目引进,打造“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模式。

(五)打造人才创新生态,强化科创活力支撑。制定科创谷人才分类认定目录,创新人才认定方式,精心评定一批科创谷紧缺急需人才,为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组织区科创企业赴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举办高校学子开福行活动,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汇聚开福。构建“就+安居+创业+归属”的全链条政策体系,让本地高校人才真正“愿意留、留得住、发展好”,并吸引和集聚世界创新力量。组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人才俱乐部,吸纳区内优秀企业家和中青年干部参加,常态化开展学习研讨活动,为科创谷的企业和人才提供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作者系开福区科技局办公室工作人员)

责编:陈新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