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开福青年│徐浩: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陈新     2025-04-30 01:04:50

编者按:为进一步激发开福区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凝聚起“建设大城北,实现新跨越”的青春力量,今年2月19日,共青团开福区委向全区35岁及以下青年干部广发“英雄帖”,征集助力开福未来发展的“金点子”。历经两个多月的征集评选,4月29日,“未来已来・开福青年”主题活动揭晓评选结果,来自31个单位的35份调研报告中,14份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跻身现场路演环节,展现青年视角下的开福发展新思路。

新湖南客户端长沙频道联合共青团开福区委,择优选取部分获奖报告予以摘录刊发,敬请关注青年干部们如何以调研为笔,书写开福高质量发展的青春答卷。

开福区作为长沙市的核心城区之一,近年来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开福区消费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4 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0.4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力提振文旅消费,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8.3%。

二是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传统的食品、服装等消费占比逐渐下降,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占比不断提升。同时,绿色消费、智能消费等新兴消费模式也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马栏山视频文创园 2024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衍生消费收入达15亿元(门票、IP 衍生品、餐饮)。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非遗体验馆年营收超5000万元,同比增长40%。

三是消费场景日益丰富。依托小芒电商平台、发挥北辰大悦城等商圈的首店优势,举办年度九大首发活动,发布开福首店消费指南、首店地图,鼓励企业发布新品、开展首秀首展。同时,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了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如四方坪夜市、江滨夜市等,丰富了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选择。探索粉丝经济,联动小芒电商、电视剧频道,通过发布芒果城打卡地图等活动,依托综艺节目热点,联动餐饮、住宿、旅游等业态;发挥美食优势,联合全区 60 家限上美食餐饮举办美食文化活动。发挥全区 17 个省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引领作用,围绕“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将100多个社区打造成满足居民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屋顶经济,建设北辰大悦城“星空露台”,引入网红餐饮、露天影院,周末客流超5万人次。打造“四方坪美食节”品牌,联合抖音开展“百店直播”,线上曝光量破亿次。

四是消费政策提质扩容。2024 年,举办宜居文化节、便民生活消费节等促消费活动7场,发放购车补贴、购房补贴、餐饮消费补贴等各类消费券340万元,拉动消费13亿元。扎实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累计申报汽车报废、置换更新 5110 辆,购车金额9.7亿元,参与家电以旧换新交易金额2.2亿元。鼓励直播电商、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兴模式,培育消费增长点。围绕新能源、新生活、新零售、新经济“四新消费”核心点开展活动,支持高岭香江国际汽车城打造汽车消费生态圈,聚集 30 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

针对在调研中发现开福区在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徐浩也提出了个人对策和建议。

他认为要优化消费结构,构建多元产业生态,培育新消费增长极。布局绿色消费产业链,推动传统商业转型实施“社区商业振兴计划”,开拓低空消费领域。挖潜培育银发经济。创新政策供给,提升精准施策能力优化消费补贴机制,推行“消费券 2.0 模式”,实施志愿者服务量化积分,每年定期开展“开福消费季”活动,发放跨业态通用券,要求参与商户同步让利一定比例,形成消费热潮。优化升级消费场景,打造智慧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东风大舞台”项目,使其成为长沙乃至湖南文旅消费领域的新名片。

资源盘活、赛味双驱。全面梳理园林生态园、沙坪湘绣小镇等景区资源,根据景区特点和体育赛事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和资源整合。探索在四方坪美食街区举办美食主题体育赛事,将美食体验与体育竞技有机结合。聚商圈、融文脉。整合五一商圈、北辰滨江商圈等核心商业资源,推动湖南博物院和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发展。办好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活动,支持非国有博物馆、美术馆、独立书店、演艺新空间等发展,打造“乐游、乐食、乐享、乐购”四位一体的文旅消费IP。

另外,建议运用数智赋能、云端畅享。开发“开福消费云平台”,整合全区商业数据资源,实现积分互通、停车预约、智能导览等“一码通享”服务。探索在湘江世纪城试点“无人机配送网格”,建设社区智能分拣中心,将生鲜配送时效压缩至30分钟内。构“谷子”品牌生态圈。依托区内文化资源,如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的内容创作优势,鼓励企业和创作者开发具有湖湘特色、开福元素的动漫、游戏、影视等 IP,打造属于开福的知名“谷子” 品牌。

此外,加速数字化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创新监管机制,优化消费环境。构建智能监管体系,完善维权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夯实消费能力基础,着力完善保障,通过实施就业增收提升工程、民生成本减压计划、社会保障托底行动,实现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良性循环。(作者系开福区芙蓉北路街道党政办副主任)

责编:陈新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文

三审:刘永涛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