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9 20:43:0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9日讯(记者 赵志高)今天下午,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区块链数据对接合作备忘录,启动长沙知产法庭存证区块链和长沙经开区区块链对接,实现数据共享、数据互认,为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注入“数字动能”。
长沙经开区作为全国首批、中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近年来首创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模式,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将企业知识产权、技术秘密上链存证,前瞻性建设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相继落户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湖南(长沙)涉外中央法务区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创新赋能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产”变“资产”、“专利”成“红利”。截至2024年底,长沙经开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929件,荣获中国专利奖59项,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8家。
备忘录显示,双方将在3个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一是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聚焦知识产权的数据存证服务,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取证及证据校验服务;二是共同推进知识产权法庭的信息化能力建设,重点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提升证据管理与验证的效率和可靠性;三是推广商业秘密数字化保护的新模式,助力企业实现商业秘密的高效保护,降低侵权风险。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涉企数据的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将有效解决知识产权维权举证难、周期长的痛点。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衡量园区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的关键指标。”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彭正球介绍,园区与法院区块链成功对接,不仅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司法链深度融合,解决园区企业原有上链存证数据不被司法认可的现实困难和企业知识产权上链存证的后顾之忧,也为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市场”协同保护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将吸引更多创新“种子”扎根园区、茁壮成长。
责编:赵志高
一审:李玉梅
二审:王晗
三审:刘永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