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以特色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梁耀 朱云峰     2025-04-29 17:49:4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梁耀 朱云峰

近年来,会同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总抓手,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创新和乡风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会同县先后获评全国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县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先进县,成功承办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和美乡村建设湘西片区现场推进会堡子镇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会同县以规划引领、片区联动,构建全域振兴新格局。编制全域村庄建设规划,明确轴两带三片区”空间布局,将全县划分为7个示范片区,每个片区培育1个标杆村,辐射带动10个重点村。针对不同村庄基础条件,因村施策推行“拆整建美”四步法拆除危旧房2.3万平方米,整治乱堆乱放1.2万余处,新建生态停车场56个、污水管网85公里,打造“一村一景”小微公园42处。

依托乡村“智”理平台会同县“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为一体,推出“积分超市”和“村务通”APP,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纠纷调解等累计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享受购物折扣,2024年累计解决民生问题2300余件,兑换物品11万余元,发放金融信贷800余万元。

在全县布设“24小时政务驿站”12个,实现医保社保、证照办理等47项高频事项“村级受理、县镇联办”。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群体,扎实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内容涵盖智能手机操作、线上政务服务平台使用等,帮助留守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截至目前已培训1.2万人次。

会同县出台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倡议书规范行为准则,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230个,推行“婚宴套餐不超过588元、丧事流程不超过3天”等新规,全县年均减少人情支出3000余万元。整合村级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42处公共空间,增设数字化阅读设备和非遗工坊体验区,构建“15分钟文化圈”。深度挖掘“高椅剪纸”“小市春晚”等非遗资源,开发剪纸文创盲盒、春晚主题研学路线,推动非遗技艺转化为旅游商品。同时创新打造“乡村文化节”“稻田音乐会”等特色IP,融合农耕体验、非遗市集、稻田艺术展等多元业态,其中“稻田音乐会”以大地为舞台、稻浪为背景,举办原创民谣演出,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85%。全年吸引游客超12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形成“非遗+文旅”的乡村文化振兴模式。

该县还构建完善“评--学-传”四位一体示范体系,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好婆媳”“美家美妇”评选,创新推出“基础标准+特色加分”机制,将庭院绿化、家风传承、矛盾调解等纳入量化评分,建立“道德积分超市”71家,累计覆盖1.2万户家庭。通过“文明银行”APP实现积分数字化管理,动村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43%,涌现出“婆媳调解队”“家风宣讲团”等23支志愿队伍,形成“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的文明辐射效应。

责编:黄欣然

一审:黄欣然

二审:李夏涛

三审:肖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