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 2025-04-29 17:06:33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通讯员 刘佳
在广袤的中国乡村,有一群默默耕耘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浇灌着希望的田野,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教育者的初心,他们深知教育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坚守后的那份甘甜。攸县四中的吴向泽老师便是其中的典范。
以信念为灯,照亮乡村教育之路
他从教30年如一日,一颗初心,为改变家乡农村教育落后面貌奉献力量;一种坚守,三尺讲台精心培育家乡农村学子;一个坚持,无怨无悔地扎根家乡农村教育。“脚踏实地,积极进取”是他的工作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他的教育理念,“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是他的处事准则,“老老实实为人,勤勤恳恳工作”是他的人生写照。
自1995年大学毕业后,吴向泽毅然回到家乡攸县,先后在渌田中学、攸县第四中学任教,扎根乡村教育30年。从普通教师到攸县第四中学副校长,他始终践行“让每个孩子都有改变命运机会”的信念,每天从清晨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在四中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时刻关注学生到位情况、教师坐班情况、师生伙食质量、课堂教学情况,用知识和责任点亮无数乡村学子的未来灯塔。
以爱为桥,筑暖学生的温馨家园
在攸县四中,吴向泽从班主任到政教主任、再到副校长,亲历了乡村教育的巨变。作为年级主管,面对80%的留守学生群体,他摸索推行的活动育人德育管理模式效果明显,德育活动序列化的推进,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成长,校风校貌井然有序,学校多次被评为株洲市平安校园,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他创新推行"三心育人"工程:建立心理档案的知心工程、开发乡土课程的匠心工程、构建家校共育的连心工程。
小涛是吴向泽班上一个学习用功但性格较内向生活很朴素的男孩,通过家访,吴向泽了解到其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寄居在姑妈家。于是,吴向泽常常在生活上给予小涛帮助,有一次巡寝室时发现孩子所用的毛巾破了,马上送一条新毛巾给他。学习上,更是和小涛约定,做到困难不过夜。课堂上的知识未弄明白课后立马解决,每次考练试题面批面改,思想上有想法立马沟通碰撞。在他的关爱下,小涛高中三年阳光有活力,最终考取理想的大学。
教育是爱的磁场,以爱润泽,向美而行;教育是文化的薪火,以爱为舟,共赴教育山海。吴向泽的点滴关怀,让乡村校园成为孩子们温暖的“第二个家”。
以创新为桨,破解乡村教育难题
攸县四中原是攸县一所底子薄弱的乡村学校,教学质量长期处于低谷,社会认可度不高。2020年,湖南省启动新高考改革,吴向泽认为这是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新一届高三主管,他启动了创新改变的“三板斧”。第一板斧就是重塑精气神,点燃师生的理想火种。吴向泽在教师大会上说道:“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当老师眼里有光,学生心里才有灯。”在实际工作中他更是以身作则,从老师到学生,从教室到寝室,从操场到食堂,用似火的热情和洋溢的激情感染着整个团队。第二板斧是重塑新课堂,开启高效新旅程。针对新高考,吴向泽表示:“老师要把课堂从知识搬运场变为思维孵化器,让每节课都成为师生共创的智慧剧场。”他要求高三课堂全面推广点面式教学模式,做到“激情、容量、压力、效率”,告别“教师讲、学生记”的课堂惯性,构建“三声三力”新常态,即:笑声、质疑声、辩论声,思维力、合作力、迁移力。第三板斧是重塑师生情,构建教育的情感共同体。
吴向泽常对老师说,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教育的美好在于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温暖互动。攸县四中留守学生占比很大,情感缺失也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一大原因,为此学校建立“师生成长合伙人”机制,让所有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不孤独。2021年6月25日,攸县四中校园里鞭炮轰然响起,琟璨的烟花和笑脸一同绽放,攸县四中高考取得好成绩。2024年高考,吴向泽带领的团队再创佳绩,攸县四中被评为了“高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吴向泽常说:“教育是创新的舞台,是师生共绘的成长画卷。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教师的任务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正是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大胆开拓创新,四中学校才逐渐走出质量低谷,迈上了教育发展的快车道。
以硕果为媒,绽放乡村教育之光
吴向泽牢记教师本职,积极探索研究新高考改革。学校地理科目选修的学生较多,但是地理老师短缺。吴向泽主动请缨,连续几年担任两个高三班的地理教学。针对乡村学生知识面较窄、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欠缺等特点,他通过不断探索情境教学模式,积极营造知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乐学会学到学以致用,教学效果显著。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在学校教师问卷调查中,学生对他的评语中词频最高的是:“幽默风趣”“教学浅显易懂”“学以致用”。参加地理公开课、竞赛课,他获株洲市特等奖、一等奖,参加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获省一等奖。他是株洲市第七届、第九届高中地理学科带头人。
作为株洲市首届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株洲市陈嵩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蔡小兵工作室核心成员,吴向泽参加课题研究,主持省市县级课题各1个,作为核心成员参加省级课题2个。撰写论文近30篇,并分别获省市县级一等奖。指导胡伟华老师在攸县地理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指导颜翼老师在株洲市202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展示课获得一致好评。从担任学校洣水杯教学大赛评委、80后教师实践课指导专家、攸县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地理决赛评委到株洲市第九届学科带头人现场考核评委;从炎陵中学送教下乡活动中的专题讲座《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到高三后期复习的专题讲座《以三国经验谈冲刺方略》,他时时处处引领着年轻教师的成长。
当最后一缕夕阳漫过墙上的中国地形图,吴向泽又开始了批改作业。红笔划过处,不仅有知识点的圈画,更有"春种一粒粟"的期待。在这里,教育不仅是职业,更是让生命影响生命的永恒事业;在这里,一位乡村教师的坚守,正在续写着新时代"师道"的壮丽诗篇。奖牌背后刻着他手写的教育格言:"以专业为桨,以爱心为帆。"办公室窗台上,学生送的绿萝已攀援成荫,恰似那些被他点亮的生命,正在更广阔的天地舒展枝叶。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陈暑艳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