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说法 2025-04-29 16:53:47
互联网时代,“拼”成了很多人的消费方式。万人拼团购买日用品、用外卖软件拼一顿实惠午餐……低价的诱惑,让“拼”文化越发流行。
近日,一种名叫“拼抱抱”的社交活动在网络平台上迅速走红,组织者宣称参与者只需支付少量费用,便可在线下获得陌生人的拥抱,以此治愈孤独。然而,这种看似温暖的互动,可能涉及法律风险与安全隐患。
“原本只是想找个陌生人拥抱一下,缓解压力,没想到却遇到了这种事。”柚子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倾诉道。
4月7日,游客柚子(化名)在社交平台刷到一篇题为《10元就能拥有温暖拥抱》的帖子。发帖人Z先生用诗意的文字描述“陌生人拥抱治愈孤独”的理念,让正在长沙旅游的柚子怦然心动。
“当时觉得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很美好。”柚子回忆道。她通过微信向对方支付了20元“拼抱抱”费用,这是她和朋友两人准备的“温暖体验费”,双方约定在第二天于橘子洲完成这次特殊的拥抱。
次日10点,Z先生准时出现。他先是完成了承诺的“3秒礼节性拥抱”,随后得知两位女生是来长沙旅游的,便主动提出当导游和摄影师,热情地为她们介绍景点并拍照留念。
但随后的“免费导游”服务逐渐变味。Z先生不断追问柚子的住宿信息、感情状况。在人流密集处,他突然抓住柚子手腕:“这里容易走散。”当柚子挣脱后,对方又“不经意”地将手搭在她肩上:“你个子小,我保护你。”朋友发现,每当她们拉开距离,Z先生就会调整路线走向狭窄路段,借机制造肢体接触。
当晚,Z先生发送旅行照片时,还接连发送了一些令人不适的消息内容:“你身上的香味让我难忘”“我们可以发展更亲密的关系”。更让柚子害怕的是,对方持续追问:“告诉我酒店地址,我去接你?”
4月11日,柚子在返程前向平台举报了该账号。记者注意到,涉事账号的“治愈拥抱”内容已全部删除,但微信记录里“20元待收款”的标记仍在。柚子苦笑道:“我们以为买的是温暖,结果收到的是骚扰。”
柚子的遭遇并非个例。健身爱好者颜先生也向记者展示了他在社交平台上收到的数百条未读消息,其中夹杂着大量露骨言辞。颜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起“免费拥抱”活动,初衷是展示自己的健身成果,同时传递善意和温暖。然而,他却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骚扰。“有人上来就开黄腔,问我能不能‘抱得更亲密’。”颜先生回忆道。尽管他是男性,仍然感受到了强烈的冒犯。
记者注意到,近期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拼抱抱”话题逐渐升温。相关帖子多以“纯拥抱”“治愈孤独”为关键词,配图多为阳光下的拥抱、咖啡馆的暖色调场景,营造出一种温暖治愈的氛围。然而,随着这一现象的发酵,其背后隐藏的争议与风险也逐渐浮出水面。

调查显示,发布“拼抱抱”需求的用户中,男性占比居多。他们以“男妈妈”自居,主动提出为女性提供无性暗示的拥抱服务,并附上身高、衣着风格等具体要求,如“1米8肌肉男”“衣品干净”等。而响应者中,八成以上为女性,部分用户坦言:“现实中很难遇到符合这些标准的人,就想试试这种新奇的社交方式。”
这一现象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支持者认为,这是“轻量化的情感消费”:“几块钱就能获得片刻的温暖,比心理咨询便宜多了!”他们将拥抱视为缓解压力的低成本方式,尤其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这种即时的情感连接显得尤为诱人。
但反对声音同样强烈。有网友质疑:“在人少的地方拥抱,不就是在给坏人机会吗?”更有网友直指其本质:“想拥抱不能找家人朋友吗?非要和陌生人拥抱?”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组织者将“拼抱抱”异化为营利手段。个人服务明码标价5元至50元不等,更有群组以“抱抱群”为名,收取99元费用承诺定期组织线下活动。然而,线下见面地点多选择人少或隐蔽场所,安全隐患引发担忧。
苏丹(湖南纲维律师事务所律师)
从法律层面看,“拼抱抱”本质是一种有偿服务协议。若双方仅约定礼节性拥抱且不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并无明确禁止。但该活动存在异化风险,有人可能以“拥抱”之名行性交易之实,一旦查实,此类行为将直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构成违法行为。
异性间付费接触易引发争议,关键在于区分“情感慰藉”与“性暗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条,在“拼抱抱”中若遭遇性骚扰,如借机抚摸、言语挑逗等,受害者可追究对方民事责任,情节严重者还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然而,维权难点在于证据固定,线下难以及时录音录像,线上证明对方主观恶意也非易事。因此,参与者事前应细化服务细节,避免单独会面,全程保留沟通记录。
社交平台在“拼抱抱”活动中责任重大。部分相关帖子以“治愈孤独”为噱头,却暗含性暗示或诱导消费,违背公序良俗且可能引发法律后果。但目前部分平台在关键词过滤、举报机制及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存在漏洞,若明知风险却不采取措施,可能因未尽审核义务承担连带责任。
为防范人身安全风险,参与者应优先选择公共场所见面,避免进入密闭空间,必要时由朋友陪同。线上沟通要明确服务边界,拒绝模糊表述,严格保护个人隐私。一旦遭遇越界行为,要立即报警并固定证据。“拼抱抱”虽为社交新尝试,但参与者和平台都需重视法律与安全问题,共同营造健康的社交环境。(刘浩 谭如意)
责编:曹晓林
一审:曹晓林
二审:喻志科
三审:周韬
来源:微言说法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