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引路人付斌:从守护山林到经营生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9 10:12:2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周洋 通讯员 王凤宝

在苍翠群山中,一代代林业人用双脚丈量林海,以双手抚育青山。从“斧头经济”到“生态经济”,从资源消耗到生态反哺,中国林业正经历着历史性转型。在这场绿色变革中,洞口县大湾国有林场场长付斌的故事尤为动人——他既是传统林业的守护者,更是新兴生态产业的破局者。三十年间,这位“青山守护者”用坚守与创新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三十载扎根山林:以智慧与胆识守护绿色边界

1995年,刚从邵阳市供销学校毕业的付斌踏入洞口县月溪林场,从此这一生与青山结下不解之缘。森保、供销、生产、政工……多个岗位的历练让他深谙林业工作的复杂。

20世纪90年代,林权纠纷频发,一次冲突中,双方剑拔弩张,甚至可能爆发械斗。面对危机,付斌果断决策:为护林员配发猎枪,但坚决不配子弹。“枪是震慑,空膛是为安全。”他回忆道。最终,这场冲突以他独闯饭局、连饮4两米酒的“土办法”化解。“林业人的工作,既靠政策也靠真心。”付斌说,他更注重以柔性和解替代硬性对抗。

2013年,付斌担任大湾国有林场场长后,发现护林员们常年驻守深山,生活条件艰苦。他着手建设标准化工区,配备现代化厨房、洗浴设施,让护林员们有了温暖的“家”。一位老护林员感慨道:“以前巡山回来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现在还能洗热水澡,干劲儿更足了!”与此同时,付斌改革效益考核制度,将巡护里程、森林防火成效等纳入绩效,既激发了护林员的工作热情,又提升了他们的收入。

转型美丽经济:让青山变“金山”的开拓者

思路也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发展。大湾省级森林公园成为洞口县乃至湘西南一个生态“后花园”,大湾森林康养中心抢手,森林瑜伽健身让人甘心掏腰包,“宋窑很摇·大湾之约”摇滚音乐节悦动公园。运营密码何在?关键就在于更新理念,变“卖风景”为“卖健康”,借康养产业搭上健康消费的快车。变“风景”为“产业”,“生态+文旅”为林场转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已经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这不仅折射出经济的飞跃,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面对国有林场转型压力,他审时度势,提出“一园两中心”规划,推动传统林业向“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升级。他积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国有林场+”“场村”“场组”“场户”等联营模式,推进“生态美”与“林农富”同频共振。十年耕耘结硕果。大湾林场获评“湖南省秀美林场”“湖南省省级森林康养基地”,465.4公顷森林完成提质改造,周边林农年均增收超万元。

“生态红利要惠及更多人。”付斌带领团队引入专业公司培训康养人才,举办摇滚音乐节、文学摄影大赛,甚至创作场歌《大湾森林公园之歌》。“送戏下乡”活动中,他亲自登台与村民合唱,将文化“种”进绿水青山。如今,林场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昔日的寂静山林已成湘西南生态旅游名片。

从持枪护林的青年到文旅融合的探路人,付斌用半生诠释了“坚守与创新”的林业精神。

责编:昌小英

一审:周洋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