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9 09:52:37
——岳阳市春耕生产即将收官,智慧农业显成效
四月的洞庭湖畔,无人机在绿野间划出优美弧线,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滋养着每一株秧苗,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肖池军正指挥着插秧机有序作业,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通过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服务优化等举措,全力打好春耕生产“主动仗”。全市早稻育秧面积207.7万亩(折合大田面积),占早稻任务面积88.38%,其中集中育秧面积183.53万亩,超额完成省定目标;早稻大田基本翻耕完毕,移栽早稻234.31万亩、移栽面积占任务面积(235万亩)的99.71%,预计5月1日前可全部移栽。
插秧机将秧苗整齐地插入田间。
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
“这台高速插秧机一天能作业60亩,效率是人工的30倍。”在君山区良心堡镇望君洲村的千亩粮食生产综合示范片区,农机手李师傅正熟练操作着新购置的插秧机,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齐地插入田间,株距、深度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李师傅一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一边介绍,这台机器配备了自动导航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不仅作业精度高,还能自动计算亩株数,确保每亩基本苗达到1.8万株的标准要求。
在钱粮湖镇分路口社区,60岁的种粮大户李云昌正在操作他的农业无人机。“这台4万多元的无人机已经用了6年,现在是我们田间管理的好帮手。”李云昌说。
与此同时,在湘阴县鹤龙湖镇,种粮大户张建军正通过手机App 远程监控他的200亩稻田。这套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自动调节水量,不仅省水省工,还能提高产量。张建军介绍,去年使用智能灌溉后,他的水稻亩产增加了15%。
为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岳阳市多措并举推进农业现代化。3月19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岳阳市2025年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创建方案》,重点推行“五统一,一利用”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充分利用田埂种植大豆。
在农机推广方面,岳阳市已召开机插机抛秧部署推进会42场次,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演示40场次,培训农机手3630人。截至4月27日,新增插秧机、抛秧机621台,全市保有量达2234台;完成早稻机插机抛51.6万亩(其中机插45.4万亩,机抛6.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45.87%。
全力以赴守住粮食生产底线
在钱粮湖镇分路口社区肖台片,一场与旱情赛跑的春耕保卫战正在上演。面对今年春季持续干旱导致农田无法及时翻耕的严峻形势,当地创新实施“六级提水”工程,成功解决了3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难题。
“往年这个时候,田里早就灌满水准备插秧了。今年干旱,眼看着就要误了农时。”种粮大户陈育红站在田埂上,指着远处正在作业的抽水设备说。据了解,该片区七、八、九组的300亩农田因地势较高,距离水源较远,受旱情影响尤为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当地农业农村局联合水利部门迅速组织技术力量,经过实地勘察,创新设计出“六级提水”方案。该工程通过6个梯级泵站,将水引至田间地头。
“多亏了农业部门的指导,我们采取阶梯式提水、管道输水等抗旱措施,确保了农田及时翻耕和早稻移栽。”陈育红高兴地说。目前,这300亩受旱农田已全部完成早稻移栽工作,嫩绿的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在这场旱情保卫战里,同样取得胜利的还有岳阳县新墙镇,当地政府投入抗旱资金,紧急修复灌溉渠道12公里,新建抗旱机井,确保了1.2万亩早稻按时插秧。“我们采取‘渠井并用’的方式,既保障了灌溉用水,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新墙镇农技站站长李卫国介绍。
“上面两项经验的成功实施,为类似地区抗旱保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岳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细兵介绍,为保障粮食生产,岳阳市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撂荒治理方面,已完成1196个图斑的整治工作;病虫防控方面,3月21日召开专题会议,并制定了防控方案;品种推广方面,落实了镉低积累早稻4.6万亩、中稻6.7万亩。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全市粮食生产底线得到有效保障,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田变大田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4月27日,笔者来到君山区钱江湖镇分路口社区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只见400多亩平整连片的稻田一望无际,新修的灌排渠道纵横交错,宽阔的机耕道直通田间。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零散的小田块?
“以前这些田大小不一,农机下田都困难。”正在插秧的种植大户肖池军停下手中的活计告诉笔者,“现在好了,‘小田改大田’后,我这130亩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效率提高了30%,每亩还能增产50多公斤。”
同样的变化也出现在华容县鲇鱼须镇。该镇今年整合零散地块建成2800亩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面积5%。“通过‘一户一田’改革,我们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镇党委书记李鹏介绍,项目区水稻种植综合成本下降18%,预计年增收超200万元。
平江县余坪镇通过三权分置改革,将农户分散的“巴掌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种粮大户吴伟雄承包的300亩地,今年全部用上了智能灌溉系统,手机一点就能浇水,每亩节水40%,化肥利用率提高15%。
陈细兵介绍,岳阳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工作。今年2月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3月份出台的《关于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切实抓好2025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28.5万亩、总产量304.6万吨的目标任务。在4月1日召开的全市春季农业生产会议上,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进行了再部署。
(李婷 周华玲)
责编:王相辉
一审:吴天琦
二审:徐典波
三审:姜鸿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