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以锋刃剖世相,用诗心划沧桑——论李霖《人间词划》的批判意识与现实关怀

李海英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4-28 18:40:50

李海英

李霖的《人间词划——李霖诗词选第二卷》以“划”字破题,犹如在诗词长卷中划开一道犀利的切口。这个充满张力的动词,颇有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学术血脉,更以现代知识分子的锐气,将古典诗词的审美维度推向了更深刻的现实批判层面。在传统诗词多沉迷于风花雪月或个人抒怀的当下,这部选集以“划”为刃,在词章间刻写出时代的阵痛与文明的裂痕。

“划”字的选用,本身即构成精妙的文字陷阱。当读者期待看到传统词话中“境界”说的延续时,李霖却以“划”代“话”,完成了从美学品鉴到社会批判的惊险跨越。这个充满动作性的汉字,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凝练特质,又赋予其当代知识分子的介入勇气。在《第十七辑 词划万象》中,上百篇针砭时弊的古典诗词,均以“最是不堪俗客手,踏石挥刻我来焉”的痛斥,将批判的笔锋直指世间热点事件,这种以诗为剑的批判姿态,恰是“划”字最生动的注脚。

诗词中的现实批判并非直白的控诉,而是通过精妙的意象编织完成。李霖深谙古典诗词的比兴传统,却将其转化为现代性的批判武器。《七律·货运司机》中,“含辛茹苦寻门窍,起早贪黑驾长车”的生活意象,与“才别路政逢交警,贵手高抬打点折”的阴暗之秽形成强烈对位。用古典诗词含蓄地表达,完成了对时代现实问题的深刻回应。这种创作实践证明,现实关怀与艺术审美并非水火不容,关键在于诗人能否找到恰当的意象转换机制。

在历史文化的维度上,“划”字更显现出文明反思的深意。《七绝·赞李勋前贤》中,“身高186厘米的族伯李勋早年从军,考入国民党军校,毕业前夕随全体学员转入解放军,参加南下解放战争;解放初期,参加金门岛战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转业到家乡教育战线,其人能文能武,一生历尽坎……”,诗人以“心笃体健志弥坚,历尽劫波笑自恬。遣将中朝如意手,校园调度亦熟娴”的铿锵诗句,在家族贤达的书写中划出现代价值观的刻度。这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诗词成为连接古今的精神通道。当诗人吟诵“亿万苗昆铭祖训,苍天有眼辨忠奸”时,既是对历史正义的召唤,更是对当下道德失范的警示。

《人间词划》最珍贵之处,在于它重建了诗词与现实对话的可能。在这个解构主义盛行的时代,李霖选择以“划”的姿态介入现实,既保持了知识分子的批判锋芒,又延续了古典诗词的精神命脉。当诗词不再是逃避现实的象牙塔,而成为解剖时代的手术刀,我们方能理解“划”字背后沉甸甸的担当——以诗心守文明、用笔锋丈人间的知识分子情怀。这种创作实践,无疑为当代诗词开辟了一条充满张力的新路。作者系常德市桃花源渊明小学语文教师

责编:郭利

一审:郭利

二审:李礼壹

三审:李寒露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